且朝堂用人,本就该唯才是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容大人既有大才又正值锐气,正可革新中书省积弊为朝堂注入新血,大人这般固执阻拦,莫不是怕新人上位?”
御史大夫被这话噎得面红耳赤,
正欲再辩,帝九尊抬手一挥,神色威严,
沉声道:“够了!朝堂之上,岂容这般肆意争吵,都给朕住口。”
大殿瞬间噤若寒蝉,所有人都望向龙椅之上的帝王,静候圣裁,唯余紧张凝重的气氛在雕梁画栋间弥漫不去。
帝九尊直直落在秦禾苗身上,“秦将军,你对容大人升任正三品中书令一事,有何见解?”
秦禾苗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年龄从不是衡量能否担当大任的标尺,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说着,她侧目看向容止,眸中满是认可与支持,
“臣与容大人年岁相仿,臣常年戍守边疆,于那黄沙漫天、烽火硝烟之地挥刀斩敌、冲锋陷阵。容大人于朝堂之中,殚精竭虑运筹帷幄,皆能处置得妥妥当当尽显非凡能耐。”
言至此处,秦禾苗顿了顿,霍然转头目光如电,
横扫过方才反对容止上任中书令的那几位大臣,眼神里像是裹挟着利刃,锋芒毕露,带着毫不掩饰的警告之意,
继续说道:“那些动辄以资历尚浅、年龄幼小为由头,质疑容大人之才的言论,实在偏颇狭隘。
我大宋正值用人之际,当不拘一格降人才,若只因守旧之见,便将贤能之士拒之门外,误的可是江山社稷的前程。
容大人既有状元之才,又有实干之能,出任中书令一职,必能为朝堂添砖加瓦,助力陛下宏图伟业,臣恳请陛下斟酌莫让良才蒙尘。”
说罢,她再次抱拳身姿坚毅,宛如朝堂之上一尊不可撼动的战神雕像,散着笃定且不容置疑的气场。
帝九尊的目光不经意间触及秦禾苗,
见这自己心爱之人亦是一脸笃定、言辞恳切地赞成容止任职,
心间微微一动,那眼神里瞬间闪过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宠溺与果断杂糅的情绪。
旋即,他挺直腰背声如洪钟,打破殿内胶着的寂静:“容止上前听旨!”
容止如那苍松傲雪不卑不亢,听得圣谕,
当即迈出沉稳步伐,自朝臣队伍中走出。
他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衣袂轻拂,似在书写从容淡定,几步便行至殿中,撩袍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朗声道:“臣容止接旨!”
声音清朗,在殿梁间悠悠回荡,透着掩饰不住的欣喜与郑重。
帝九尊俯视着跪地的容止,神色威严庄重,
缓声却有力地下达口谕:“容止,即日起,你便荣升中书令一职。
朕将这中枢机要交付于你,望你秉持忠心殚精竭虑,以你之才学、实干,革新庶务,疏通政令为我大宋江山社稷谋长远福祉,
切不可有负朕望,辜负朝堂诸臣期许。”
话语掷地有声,似重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间,满含着帝王对新晋中书令的殷切厚望,亦彰显其掌控朝堂用人布局的绝对权威。
容止叩头谢恩,额头轻触金砖地面,
出沉闷声响高声回道:“陛下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谨遵圣谕,
于中书令之位,夙兴夜寐鞠躬尽瘁,唯愿倾尽所能,助力大宋蒸蒸日上,护佑山河永固,若有差池甘愿领受国法惩处!”
言罢,再次叩,久久不起,
殿内群臣见状,纷纷跪地,
齐呼“陛下圣明”,呼声此起彼伏,震得殿内雕梁簌簌,似在宣告这场朝堂人事更迭,已然尘埃落定。
太极殿中,随着那一声“谢陛下隆恩”余音袅袅落下,容止身姿矫健却不失恭谨地缓缓起身,衣袂轻拂,如墨云飘动。
他先是倒退三步,这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持重,似在丈量新晋官职与往昔身份的距离,
随后侧身移步,昂阔步朝着前列走去。
阳光自雕花窗格倾洒而下,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暖黄光晕,衬得那身官袍愈显得清正高洁,熠熠生辉。
他目不斜视,径直走到秦禾苗身后站定,身姿挺拔如松与秦禾苗并肩而立时,微微侧身,
低语了句“多谢秦将军今日仗义执言”,
声音恰似春日微风,轻柔却饱含诚挚。
秦禾苗嘴角轻扬,回以一抹浅笑,
低声回道:“容大人当之无愧,往后还望携手共进,共辅圣朝。”
二人这般互动,不过寥寥数语、细微神色落在旁人眼里,是同僚间的惺惺相惜,
可在高坐龙椅的帝九尊眼中,却犹如尖刺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