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我把自己上交给国家了 > 第102章(第1页)

第102章(第1页)

这时候,大执政官的秘书过来拍了拍企业的肩膀,轻轻地俯下身说道:

“小企同志,你累了就出去转转吧,我们这里继续讨论,不急的。”

企业抬头一看,大执政官正冲自己点了点头,要不是会议场合比较正式,估计他就自己开口了。

企业也没推辞,冲着身边的几个院士都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开溜了,这地方确实太折磨了。

再折腾几十个年头,等企业全学科都大有精进,那估摸着什么场合的学术讨论都能勉强应付了。

结果企业万万没想到,这出了门还不如会场里面呢,且不说吸烟区那边已经人满为患,大家抽着烟还不忘讨论着这个问题。

她一出去首先就被几个刚好上洗手间回来的中央智库经济学者抓了壮丁,他们是比较支持开拓行动的,上来是想了解企业的态度的。

虽然企业还不是实际决策层的一员,还太年轻,但是她在这种事里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这几个学者的询问估计也有元老院的意思。

当然他们不是直接上来直白的问“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而是直接给白毛提溜到旁边的小房间,当场就办起了学术讲座,开始详细分析这件事背后的经济运行成本,还有国内目前各行业领域的现状,都交了个底,然后就是一通思维极其严密的分析。

比如开发能够有利于战争时增发流通的货币通胀压力抑制啊,国内民用市场出现过剩的产能可以释放啊,大开发可以缓解大批的就业压力之类的。反正分析的条条是道,然后唱完红脸唱黑脸,还把缺点也说了一遍。

那反正企业听的晕晕乎乎的,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她这人文科学学的还不如自然科学呢。

那折腾到最后,企业大致明白这什么意思了,不就是大领导们在询问自己的意见嘛。

“唉,这么折腾干嘛啊。”

“周老师,你们是想询问我的态度是吧?”

“是不是老大的意思啊,害,直接问不就好了,搞这些。。。”

企业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这些大佬讲起来完全不像是公开讲课那样照顾很多人的知识水平不到位,慢慢地掰开揉碎了说,讲的又深语速又快,就像借了张嘴一样,可怜白毛又没在行政系统里干过,那点知识储备完全跟不上。

“我的意见是,能做尽量试试,我觉得这是个机会,而且风险不算大,收益远大于投入。”

企业生怕自己多说了又被术语轰炸,只能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然后果断闭嘴,所谓言多必失嘛。

“那么小企同志,星路方面要求有条件你要亲自去,你觉得你是留在地球好还是随队出发进行早期奠基比较好呢?”

这很明显也是元老院在问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回答就看个人了。

企业想了想,拉出了星路的面板,这个任务是下属在探索系列的任务里的,是比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探索更高一级的恒星系探索,收获是很丰富的。塞德娜那一次就收获这么大,那这恒星系的探索任务但凡完成一个,估计国内各系统至少能一年“吃喝不愁”了,甚至直接开足马力去轮盘里捞船都是可以的。

甚至于,在奖励项目里,除了以前常见的积分和科技点这种之外,还有了一个打着问号的奇怪图标。

这十年相处下来,企业早就一改当初认为星路是小气鬼的看法了,这星路可太大方了,每次给的东西可都是实打实的好文明。这个未知奖励,绝对是好东西。搞不好,价值堪比风信子号这个大宝藏也说不定。

这也是企业是赞同意见的原因,在她这里,不仅有全国层面的利大于弊,还有她才知道的星路的丰厚奖励,两相叠加,前期投入的成本,冒的风险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个开拓绝对是值得的。

周教授为首的几个学者也不再言语了,互相看了看:“那就按这个上报吧。”

“小企同志你就在这里休息吧,里面出了结果我们会通知你的,你的意见我们也会完全传达的。”

交代完了之后,周教授他们立刻就火急火燎地回主会议大厅了,里面现在估计两派唾沫星子乱飞的轮流发言还没结束呢。

企业也乐得清闲,但凡是这种场合,企业日常都是能溜出来就溜出来,出不来就尽量低调地当个小透明,只恨阿卡林光环不能对自己生效,生怕待在会场里被急了眼的大佬们喊起来发言。⒎⒐。⒎。⒋⒐⒋⒊Ο⒎

好家伙,大佬们吵得开心,结果到自己这里日常一句:

“来来来,小企你起来评评理,我和那个老家伙谁说的有道理?”

这你可怎么办,这起来除了和稀泥说车轱辘话还能咋办,怎么回答不都得罪人嘛。虽然学术争吵其实一般下来了大家都当没什么事,但是企业总觉得,国内各个系统的大佬们,她日常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对她待遇都很好很好,还是别掺和比较好。

待到房间里只剩自己一个人之后,企业看着星路面板上,那个开拓任务的几个推荐备选星系,陷入了沉思,开始琢磨,假如确实准备开搞,那选择哪个星系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推荐其实也很有说法,似乎不完全是按照距离太阳系的远近来排列的,不然的话比邻星的优先顺位应该是最高的,但是事实上不是,它的推荐甚至都不出现在第一页列表里。

那这个就很有猜测的空间了,毕竟这可是先驱的“指导”,先驱可从不做什么多余的事情,他们这么做,一定有他们的深意,估计又是有什么引导的成分在里面。

不过说实话,对于已经拥有成熟的星际远航舰船的当前共和国来说,距离确实也不重要,太阳系所在的整个这一片银河系旋臂,都处在可接受的距离范围内。

企业低头看着星路的任务面板,任务目的地里推荐度最高的,也是排在第一名的,是波江座天苑四星系,也就是之前在塞德娜撞击事件发生的同时,观测到的发生过射线暴的那片星区附近。考虑到光速的传播和它到太阳系的距离,那个射线暴发出的时间,其实正好就在十年前左右。

PS:久违地写了三千字,唔姆唔姆,今天算是阳间更新了,早睡早起,溜了_(:з」∠)_

第253章波江座的秘密和“致远之星”

“因此,考虑到先驱引导的重要性,还有星路任务的丰厚性,我个人的意见是,波江座天苑四的开拓计划,可以且应当进行,而我个人,应该随行。”

在大执政官的专用会议室里,企业正在向最高的几个大领导专门汇报。

这里的气氛某种程度上比会议大厅还压抑,毕竟这里就几个人,而且是最终拍板和最终执行的两端,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除了企业清脆的声音,就只有房间里中央空调的气流声了,还有偶尔翻动资料的纸质沙沙声。

星路的各项提醒和要求,都被打印出来,于在场的人手里传递着,企业手里也有一份资料,是国内目前重点各行业的各类报表。这是专门给她看的,考虑到她的知识背景,资料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和简化处理。

总体而言,国内目前看起来当然是欣欣向荣的,不过问题肯定很多。举例来说,还是一直以来中央的财政问题,像常年的战争和大基建,意味着中央财政的负担极重。

这种程度上,一方面会要求地方“发动主观能动性”自己积极发展,这当然会带来地方或有债务的隐忧。而另一方面,中央也不得不大量增发货币,虽然目前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这个通货的问题是存在的,国内的经济实际上并不是太稳定,群众的负担也不轻。

只不过在现在国家承担着虫族生死搏杀的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国内的改革确实很有成效,大家一起过紧日子,那群众的意见会少一点罢了。

所谓“既患寡也患不均”,现在国内的物质财富产出量是很庞大的,能顶住整个欧亚大陆的消耗不是开玩笑的,绝对数量是不“寡”的,但是相对于要战胜虫族的要求来说,是不够的。不均的问题,随着这些年的大规模改革,找一些“人民富豪”借钱,好了很多,不过整个社会的资源是高度富集在国家体系,为着战争进行的这套经济体系里的,相对来说是个“强国家弱社会”的经济体系,虽然是没办法的事,但是客观上说也是一种“不均”。

某种程度上来说,军重工业分量确实很高,只不过整个星际工业,科技经济的大发展,让这个占比看起来没有前苏联那么夸张罢了,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

而且群众为了战争的大局付出了这么多年,也不是完全没意见。

特别是有一种论调比较流行,就是“为着国家奋斗,没有怨言,但是我们国家的物质产出,这么大规模的支援别的国家,也不留点在国内,这不公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