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昭烈庙、昭烈像跟刘禅这个天子外,整座成都居然无一座屋宅、一名百姓因地震而有所毁伤!
纵是刘禅再怎么有所准备,这时都有些遭不住了。
这它娘的是哪位大能在作法啊?
自己这穿越者的任务,难道不是北伐东征,一统河山吗?
自己这天子要做的,难道不是御驾亲征,率赵子龙冲进曹营再杀他个七进七出,或于两军阵前大手一挥便龙纛前压,君直向北吗?
怎么现在什么事都还没干呢,就已经完全出离历史线了?!
不会还有什么“不祥之兆”蒋琬董允没告诉我吧?
宣室之中,半晌无话。
刘禅只能再次缓了缓心神,继续询问琬允二人:
昨日天地异象后,公卿与府僚关于“亡国之象”、“天命在谁”之辩究竟如何?
琬允二人再无所隐,亦无所讳,将公卿大臣大逆不道之语及相府幕僚辩驳之说一一道来。
什么『望帝失蜀』,什么『妖鸟摄魄』,什么『代汉者当途高,高者巍也,巍者魏也』之类的谶纬之说且不提了。
相府幕僚与他们论辩,说伪魏一边悲天悯人说着『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罪皆在孤』,一边锲而不舍地对屯田民课以重税。
而丞相轻徭薄赋,治蜀不过数年,百姓衣食足而蓄积饶。
“谯周”们就说,曹魏当年行屯田之策活民无数,若无此策,怕是那些屯田民早成一堆白骨,此时怕也没有机会面有饥色,衣不蔽体吧?
至于葛氏治蜀,若是早日四海归一,以葛氏之能为王者所用,岂非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相府幕僚与他们论辩,说伪魏废征兵、募兵而建“士家”,使战士儿郎子孙永沦士籍。
又设错役之制,以战士家小为人质,使战士与至亲天各一方,数年不得相见,若有降逃,则满门株连。
于是伪魏四境无不以士家为贱,而士家亦自贱自恨,不乐永世为兵,以至生子不举、直接溺毙者十之一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长此以往,伪魏岂有不亡之理?
“谯周”们就说,自古乱世皆用重法,曹魏这套“士家”,及配套的“错役”之制不过是权宜之计。
再者,难道这制度没有对那些兵痞起到约束作用?难道这制度没有保护百姓不受兵祸之苦?
君不见魏武北灭袁氏?
君不见魏武檄定中原?
君不见魏武一统江北?
不统一,何来百姓乐业安居?
你刘氏以仁义道德自饰,结果还不是蹿匿巴蜀?
既无能一统,却要东征北讨,多造杀伤,这难道不是荼毒百姓,反是仁义吗?
若这天下早日一统,这屯田、士家及错役之制难道还会继续吗?!
相府幕僚继续论辩,说伪魏强征阵亡士卒遗孀改嫁他士;
已自改嫁的亡士遗孀,须从夫家强征再嫁早已成明文制度;
更有甚者为了考功升迁,居然强夺生民之妇改嫁士家以为政绩!
“谯周”们仍是那套,只要天下早日一统,这些恶政全都会消失,百姓全都会过上好日子!
至于如何一统?
这些欲以“慷慨歌成都,从容做蜀囚”来扬名的精卫良臣,并没有说得过分露骨,但懂的都懂:
天下百姓所以忧衣食死疆场,全都是你刘备刘禅父子二人贪恋权欲所致,你早点投降,天下百姓早它妈过上好日子了!
一则又一则扰乱军心、动摇国本的乱群之说不断入耳,刘禅几乎压不住怒火了。
去牠娘的不可因言降罪!
曹魏百姓被盘剥凌虐,老子居然成罪魁祸了!
等哪日大权在握,又或者事不可济无路可退时,绝对让这些蜀中喉舌尝尝什么叫“我不吃牛肉”!
刘禅一边骂娘,一边在小本本上记下这些人的名字,待琬允二人止言不语时才愠怒开口:
“昔者张裕乱群,先曰「刘氏祚尽矣」,后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
“及先帝拔汉中,将诛之,丞相固请免裕一死,先帝谓丞相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今丞相争陇右,与先帝讨汉中何异?
“而此时狺狺狂吠之徒与张裕又有何异?!
“如此害群之马,朕不能以法绳之,必坏丞相北伐大计!”刘禅再不掩饰怒意,一拳砸在案上。
冠冕之下,静悬许久的十二玉旒摇曳不已,作响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