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殿下,您这价开得也太高了,依下官看,最多二百万两,不能再多了!”
朱允熥心里一喜,刚想落锤答应。
谁知这时老朱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
“如今我大明境内多处遭受水患,百姓受苦,赈灾之事刻不容缓。二百万两是万万拿不出来的,你再降降!”
朱允熥眯着眼睛,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后又开出了一个价格。
“那,一百五十万两。”
朱元璋狠狠瞪了他一眼。
“五十万两,不能再多了!”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刻,大学士吕一鸣赶紧出来打圆场。
“陛下,吴王殿下,您二位不如各退一步,就让工部和兵部各出五十万辆,合价一百万两白银,买下这炼铁厂,您看如何?”
朱允熥心中早已有了盘算,毫不犹豫地说道。
“好,成交!”
朝廷生怕他反悔,连忙催促他赶紧把人撤走,把厂子交出来。
谁知道仅仅过了一天,朱允熥就找上门去询问。
“钱凑够了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等到朱允熥收到一百万两的银票,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非常潇洒地转身离去了。
工部和兵部的人兴冲冲地进去接收场子的时候,却一下子傻了眼,只见房子里的东西竟然全都被搬空了。
沈子雄和梁清标望着空荡荡的屋子,欲哭无泪,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我们居然花了一百万两买了一处空屋子?这叫什么事儿啊!”
转眼间,洪武二十六年的十月初已悄然来临。
这一天,气氛格外沉重压抑,正是处决人犯的日子。
朱元璋不知如何考虑,竟然将一直被幽禁在暗室之中的朱允炆释放了出来。
不仅如此,还下达了一道令人震惊不已的命令,责令由他亲自去处决吕家的一干人等。
当这一消息传入朱允炆的耳中,他以泪洗面,悲声大放。
他强烈地要求面见朱元璋,试图为自己寻得一丝转机。
负责看守他的锦衣卫,面对朱允炆如此激烈的反应,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赶忙将这一情况如实汇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听之后,满是嫌弃之色。
“咱可不想见这样不成器、不肖的孙子!你们去问问他,到底还有什么话要对朕说!”
派去问话的人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回来回复道。
“启禀陛下,他说吕本乃是其外公,那些即将被追捕的人不是他的舅舅,就是他的表兄弟,他实在是难以下手,恳请您能够大发慈悲,收回成命!”
朱元璋大声斥责道。
“这就是咱费尽心思找来众多名师大儒精心培养出来的国之储君?如此优柔寡断,罢了,他既然下不了手,咱也不想见到他这副懦弱无能的样子,让他去找允熥,这件事情由真正的苦主来做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