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刚起义的时候,为了发动百姓,传递信息也用过各种符号和图画。
原因很简单,老百姓大部分都不认识字,符号图画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
“这东西翻译成文字,还能二次加密,文字表面是一个意思,实际上有暗语,然后还可以再套,或者增加几个小标记,提高保密性……”
朱元璋倒是滔滔不绝说起来,这个东西,他也是专家。
“高!朱老爷说的好!”
刘大荣和蓝永贞都竖起了大拇指,“朱老爷说的,林爷也说过!”
“不过,电报真正神奇的地方,不仅仅在于正阳码。”
夸赞完朱元璋,刘大荣话锋一转,“朱老爷可知,您手里拿的这份电报,是何时发出,正阳卫又是何时收到的?”
“咱还没到记不清事,听不清话的年纪,刚才咱听得清楚,这份电文是你们早上收到的。”
电文上的符号翻译成文字,内容很简单:中继点建立完成,一切正常,收到速回。
“咱大孙还没走出淮北,信息传回来快的话用不了几个时辰,那这份电报就是昨晚半夜发出的。”
半夜发出,今早收到。
朱元璋现在接受大军和锦衣卫传递回来的消息,差不多就是这个速度。
大孙比较能干,建立起来正阳卫的情报系统,大概也就这样吧。
“哈哈!”
刘大荣和蓝永贞却相视而笑,随后刘大荣道,“电报电报,若是和八百里加急一样,半夜从淮北发出,早晨在应天收到,那还叫什么电报?”
“还不如就用八百里加急,林爷何必费大功夫培养我们?”
“那是什么时候发出的?”
比八百里加急快,朱元璋倒也不意外,刘大荣说的没错,大孙捣鼓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有改进的。
“有没有飞鸽传书快,安全性怎么样?”
“比飞鸽传书更快!”
“安全性嘛……”
“林爷说了,除了我们正阳卫收拾的几台电报机,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收到我们的电文!”
“朱老爷,实话告诉您,您手里的这份电文,我们什么时候收到的,就是什么时候发出的!”
“啥?”
朱元璋被刘大荣的话搞得一愣。
什么时候收到的,就是什么时候发出的?
“你的意思是,电文收发是同时的?那边发出来,这边电报房马上就能收到?”
“那当然!”
刘大荣骄傲的挺起了胸膛,“首发同步,这才叫电报!”
“和咱的对讲机一样?”
“差不多吧,不过对讲机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实时对话,电报机没有这么方便,只能传递正阳码,虽然也很快,但没有对讲机快。”
“我不信!”
朱元璋瞪着眼,紧紧盯着电报机。
只听电报机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
“除非现在就能让咱和大孙传两封电报,交流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