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14章 新政引发的争议与惊喜(第1页)

第14章 新政引发的争议与惊喜(第1页)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此三种作物若是属实,实在是我大唐之祥瑞啊!”

房玄龄微微拱手,他那身庄重的朝服随着动作轻轻摆动。

他的声音在静谧的朝堂中响起,带着一丝激动,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期待,仿若一个看到宝藏的孩童。

朝堂上的气氛因他这一句话微微波动,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点头,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嗡嗡作响,

李承乾端坐在龙椅之上,双眸深邃如渊,令大臣们难以捉摸。

他看了房玄龄一眼,眼神平静而威严,那目光犹如实质般,让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了几分,就像一阵寒风掠过喧闹的集市。

“房相,天底下哪来的祥瑞,无非事在人为。”

李承乾的声音低沉有力,在朝堂的每一个角落回响。

房玄龄那略显激动的语调截然不同。

他的话语让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少人低头沉思,揣摩着陛下的深意。

有的大臣心想:“陛下这是何意?难道不看重这祥瑞之事?看来这位陛下只喜欢实际的,不喜欢一些虚无缥缈之说。”

“齐先生,探查全国地区煤矿,建立矿场,招募百姓挖矿,待遇因地制宜。”

李承乾微微侧身,目光射向齐先生。齐先生感受到李承乾的目光,赶忙出列,微微拱手道。

“是,陛下!”

他的声音沉稳,神色庄重。

房玄龄刚刚夸赞完李承乾,听到这句话,他先是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愕,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和他之前的从容形成了强烈反差。

他心中暗忖:“煤矿之事,先帝时就因多有祸事而封禁,陛下如今为何要重启?而且还要大规模开展,这其中风险太大了,陛下的大胆与先帝的谨慎相比,真不知是福是祸。”

随后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像是一道道沟壑,将他的忧虑刻在脸上。

他那聪慧的头脑此刻如陷入泥沼,怎么也想不明白陛下此举的意图。

他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咽了回去,与他平日的能言善辩判若两人。

若是老杜还在就好了!房玄龄心中微微叹息。

“陛下!老臣有疑惑!”

房玄龄终于忍不住,向前迈出一步,他的官靴在光洁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担忧,目光紧紧地盯着李承乾,全然不顾此举可能触怒陛下,这与那些明哲保身、默不作声的大臣形成鲜明对比。

他深知自已作为臣子的责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可能对国家不利的决策实施,即便可能会冒犯龙颜。

不少大臣暗暗为房玄龄捏了一把汗,心想:“房相这是直言犯上啊,陛下不知会作何反应,换做是我们,可没这胆量。”

李承乾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冷地看了房玄龄一眼。那眼神犹如寒冬腊月的冰霜,让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冷了几分,与房玄龄眼中的热忱形成了鲜明的冷热对比。

“房相请说吧,但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李承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声音低沉而冰冷,让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禁打了个寒颤。

“朕说过,朕提出问题,你们只需要解决,而不是质疑。”

大臣们心中一凛,都不敢再出声,与之前的小声议论形成了对比,朝堂瞬间陷入死寂。

“是,老臣明白,谢陛下!”

房玄龄赶忙低头,额头上隐隐有汗珠冒出,在阳光下闪烁,与他平时的沉稳形象相比,多了几分狼狈。

哪怕触怒新帝,心中仍在为煤矿之事担忧,和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大臣完全不同。

“陛下可知煤炭燃烧有毒之说?”

房玄龄缓缓抬起头,神色凝重地说道。他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大臣们,声音沉稳而缓慢,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历朝历代,每至寒冬,因使用煤炭取暖而丧失性命的百姓数不胜数。”

“光是我朝,在贞观三年、五年,长安就发生了两起因煤炭引发的特大命案,一起造成了八十三人殒命,一起更是导致一百一十二人丧生。那时,城中哀嚎遍野,家家披麻戴孝,其景惨不忍睹。”

“先帝痛心疾首,特此下令,长安城内自此禁煤。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穷苦百姓,难耐酷寒,屡屡偷用煤炭,以致全家丧命,此等惨事屡禁不止。”

“敢问陛下,在全国各地勘探煤矿,还要鼓舞百姓挖煤,发放薪酬,此项举措不光耗费海量人力物力,所得也不过是些煤炭,这对我大唐有何益处?老臣实在不解,还望陛下解惑。”

房玄龄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息,眼中满是对百姓悲惨遭遇的痛心和对国家决策的忧虑,与那些只关心自身利益的官员形成对比。

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大臣们都陷入了沉思,有的面露不忍,心中想着百姓之苦,实乃不忍再添祸事,他们与那些冷漠的官员相比,多了几分悲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