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眼神一凝,忽然对着边上刚才算账的几名官员摆手。
不等那几名官员有所动作,总管太监朴不成已是亲手拉开殿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然后挥手,让殿外的宫人侍卫等,全部退开。
一阵低微的脚步之后,乾清宫中就剩下他们爷仨。
“那你。。。。”
朱标顿了顿,又道,“到底要卖什么?”
李景隆直起腰,先看看老朱,又看看朱标,“臣知皇上和太子有北征之意,更知我大明如今百废待兴,不能擅自加赋!”
“想要筹措军费,就要稍微的。。。。。放宽一些国策,稍微的另辟蹊径!”
“臣斗胆。。。。”
李景隆又看看老朱父子二人,“奏议,拍卖给商人,通商专卖之权!”
“嘶。。。。”
“嗯?”
朱标又是倒吸一口冷气,而老朱则是瞬间眉毛胡子都竖了起来。
“说下去!”老朱冷声道,“如何拍卖?”
“比如山西!”
李景隆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朝廷明令禁止,不许与漠北漠南通商,但事实上这些年各种走私,一直络绎不绝!”
“有小打小闹走单帮走私的,有大商号暗中组织商队的,甚至。。。。”
李景隆话音未落,朱标接口道,“甚至军中,也有将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吧?”
“茶,糖,布,铁锅,这其中每一样,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李景隆没有正面回应朱标的话,而是列举数据,“而且他们赚的钱,没有一分一毫,收入国库当中!”
“走私,是抓不绝的!”
李景隆又道,“既然抓不绝,那依臣看来,干脆。。。。。让他们专卖!允许他们跟北元做买卖,但他们必须从朝廷这,竞拍取得专卖权,价高者得!”
朱标先是看了老朱一眼,见他老子没说话,皱眉问道,“那若是有人不参与你所说的专权拍卖,继续走私呢?”
“杀!”
李景隆咬牙道,“走私一颗钉子,也杀他全家!”
闻言,朱标顿感意外。他没想到李景隆能说出这么杀气腾腾的话来。
而老朱则是微微咧嘴,惬意的喝了一口酒。
“跟北元通商比起来,海商那边才是大头!”
李景隆又道,“对日本,对朝鲜的海商专卖,对爪哇吕宋等地的专卖。。。。”
此时的大明,一直到弘治时期,海关几乎等同于无。
大明的外的贸易政策,是勘合!
勘合发给那些对大明朝贡的藩国,准许他们带多少人,带多少船来大明进行贸易。
但这种贸易总体上看,是大明吃亏的。因为来贸易的藩国,除了贸易之外,还有私贡,打着进贡的幌子,得到的是大明皇帝十数倍的回赠。
比如朝鲜,朝鲜使臣在大明时基本就赖在大明不走了。大明朝皇帝赐予他们的回馈,他们转手就卖给西洋商人,他们就是一群二道贩子!
一直到后来的满清,朝鲜都是这么干的!
而大明直到隆庆时,才正式的提出开海贸易,收取海税。可那时候,大明的对外海贸,早已被各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瓜分殆尽。
“瓷器,漆器,铁器,绸缎棉布。。。。”
李景隆继续开口道,“各种手工制品,分类专卖也可,打包专卖亦可。在臣看来,不但可以增加朝廷的收益,而且对于沿海之地的民生也大有裨益!”
“怎么个大有裨益法?”老朱张口问道。
“朝廷许他们专卖了,那么他们卖的货必然超过以前走私时的数倍!那么多货怎么来?自然要设置工坊,聘请工匠工人。。。。“
”如此一来,百姓多了一条生路!”
李景隆顿了顿继续道,“工坊多了,当地州府的进项也多了,上缴给国库的赋税,也不用全都是陈年的老米,破损的绢纱了,而是变成真金白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