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暨虽然心有不甘,但毕竟不用死了,也还是恭敬扣头,大声说道:“臣叩谢陛下圣恩。”
在场之人没有一个人对他的下场有什么表示,反正他一个朝廷重臣被配去了辎重营当了一名最底层的小官,以杨暨的年龄,这辈子估计就要老死在辎重营了,荥阳杨氏算是彻底没落了,自己刚好可以分掉荥阳杨氏这块肉,怎么都不算亏。
孙资这时候在一旁提醒道:“陛下,如今这个局面,陛下还是要先思考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是退,还是继续战下去?”
曹叡的愁容再次浮现,出声反问道:“孙爱卿,你以为朕是应该继续战下去吗?”
“臣不知道,臣只知道,必须尽快决定,要么支援前线,以图彻底击败汉军,要么抓紧时间撤离,尽量保住实力,拖得越久,损失越大。”孙资回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叡知道,这家伙是在自保,毕竟有杨暨这个例子在先,孙资肯定也要保住自己,不能被他拿出来当做替罪羊,不过现在这种局面,的确是有些让他为难。
撤退吧,的确可以减少损失,大不了到了函谷关再想办法抵御住汉军的攻势,不过这样一来,自己的威信可就要丢掉不少了,国内勉强压下去的各方势力肯定会有想法,例如北面襄平的公孙渊。
曹叡已经收到了消息,他对于其叔辽东太守公孙恭颇为不满,很可能会有所异动,如果自己败了,这家伙肯定会反。
还有西北的郭淮,他本来就被汉军隔绝,一直在期盼着魏军主力过去救援,但是如果曹叡败了的话,那他也极有可能会向汉军投降,以求得一条生路。
但是如果不撤退的话,眼下已经有了天雷武器相助的汉军又不是可以轻易击败的,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两败俱伤,东吴的孙权知道了,肯定是要搞事情的,他必须要阻止孙权有所动作。
思前想后之下,曹叡还是犹豫不决。
这时候刘放却是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战已经没有胜的希望了,所以还是暂避锋芒为好。”
曹叡还是有些不甘心,出声问道:“刘爱卿为何如此以为?”
刘放出声回答道:“陛下,汉军所谓的天雷过不了多久肯定是可以拿到的,但是今日我军还没有,既然没有,那就意味着无法抵御,尽早撤退才是正理。”
“汉军刚刚取得两场大胜,锋芒正盛,避其锋芒是理所应当的,寻机反击才是正理。”
“况且,陛下不要忘记了,潼关的汉军还没有解决呢!”
曹叡这才想起来,潼关之内的确还有一支汉军没能解决,如果继续进攻的话,那他们一旦杀出来,对于魏军来说还是灭顶之灾,的确是尽快撤离比较好。
不过他刚要下令,却见一名士卒飞跑了过来,大声禀告道:“陛下,潼关内的汉军有所异动,前线的将士已经听到城内在拆除堆在门口的土石了。”
曹叡不禁看了潼关一眼,这一眼瞬间让他心胆俱裂。
只见原本紧闭不开的潼关大门已经缓缓开启了,第一名骑兵的身影正出现在潼关大门处。
曹叡连忙下令:“快,传朕命令,全军撤退,全军撤退。”
说完便跑下了观战的高台。
刘放孙资等人也连忙跟了下去。
他们都是文官,留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曹叡的大旗一后撤,前线的魏军顿时大乱,纷纷抱头鼠窜起来,有些比较靠前的魏军士卒甚至直接丢掉了武器,抱头跪下,任由汉军俘虏。
不过汉军却没有时间俘虏他们,而是继续向着还在抵抗的魏军杀去。
潼关内的魏延也没有理睬他们,而是抓紧时间向着曹叡撤离的方向追杀而去,敌人的皇帝就在自己面前,他不想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随着曹叡的大旗彻底消失不见,自己的主帅是真的逃离了,魏军的士气顿时消散,彻底放弃了抵抗,纷纷逃窜起来,甚至许多人为了抢夺一匹战马,挥起刀向着原本的战友砍去,自相残杀了起来。
刘能远远的看着这一幕,不由得感叹道:“封建时代的士兵的确没有足够的军纪,如果他们不自相残杀的话,说不准还能逃出去不少呢!”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不由得问道:“什么叫封建时代的士兵?难道你们那会儿面对如此绝境,所有的战士还会继续战斗下去吗?”
喜欢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请大家收藏:dududu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