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始至终,朱允熥的目光未曾掠过朱允炆半分。
他依旧思路清晰,语速平缓地道:“尽管现在大明子民皆能耕作,但将来人口繁衍,若疆土不变,我朱家又凭什么养育亿万苍生呢?”
“眼下,南疆之外即有土地一年丰收三次,那里的人如同未开化的林间猴子,不知礼仪,懒惰成性,舍弃肥沃的土地,野外觅食。”
“我大明文教兴盛,兵马强壮,人口日益增长,怎能对这样宝贵土地视而不见?”
“应派遣皇族镇守宝地,大军平定顽固势力,让百姓前去耕种,让学府大儒教育边陲之民,传授中原礼仪之道。”
那广袤无垠的无人认领之地,你们不想要吗?
朱允熥话锋一转,巧妙地将儒家理念融入其中,透露出将儒家文化推广至边疆之外的想法。
他话语方落,背后的一众皇室亲王已然站出。
“父皇明鉴,儿臣斗胆请愿,愿领旨南下,亲率雄师,光复故疆,永固南陲。”
十三皇子朱桂跨步上前。
紧随其后的朱楧,朱权,朱植,朱栴这五位皇子并肩而出,躬身行礼,拳心向前。
五位龙子齐声请命,愿赴南疆,誓守边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朱元璋亦难掩讶异之色。
南疆,蛇虫遍野,崇岭险绝,瘴气缭绕,自古便是罪臣流放之地,一般人若得岭南之封,无异于遭贬。
而大明皇族,循祖制以来,除已分藩北疆,镇守边界的塞王外,其余皆享膏腴之地。
今朝何故?
皇族子孙竟争相请缨,愿赴那荒僻南疆,踏上无人愿往之路。
朱桂等五人倡议一出,更幼小的皇子们亦不甘落后,竞相呼吁朱元璋将他们同样封往南疆,誓要为大明收复疆土。
此乃穷兵黩武,意图以武力治国乎?
刘三吾心头一凛,急声道:“陛下需知,国之根本在于社稷与万民,征战虽勇,未闻常胜不败。大明立国24载,陛下披荆斩棘,方有今日之盛。”
“若南北双线作战,国库将不堪重负,百姓亦将苦不堪言,大明盛世或将转瞬即逝矣。”
陪同朱元璋而至的户部尚书赵勉,听刘三吾此言,忙不迭抱拳上前。
“陛下,近年来连番北伐,国库已显空虚,全赖陛下统筹帷幄,方保国家运行无碍。此时若再兴南疆之战,国库必无法维系。”
见二人连连提出异议,朱允熥连忙接口道:“爷爷明鉴,孙儿明白当下我国正北伐不息,必然要先根除元人势力。”
“南疆失地的收复虽急,却也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十三叔等人心系大明,勇于担当,正是皇家的楷模,百姓心中的英雄,其精神自当大力弘扬。”
此刻,他已赢得诸多武将世家的青睐,并有大学者方孝孺为师,如能进一步赢得皇室叔辈们的认可和支持……
朱允熥的目光这才轻轻掠过站在朱元璋背后的朱允炆,意味深长。
朱允炆感应到那份注视,抬首望了望朱元璋,随即步出队列:“皇爷爷,南疆远隔万里,若要发兵,后勤补给线漫长且艰险。”
“纵使国库充盈,半数财力也可能消磨于路途。此等消耗,国库恐难承其重,朝廷压力倍增。”
语毕,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朱允熥,其中含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