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我成了汉惠帝 > 第一百一十章 勾引(第1页)

第一百一十章 勾引(第1页)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便有着清末民初煤油灯广泛应用的先例,刘盈对于平民阶层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还是有所质疑。

看起来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搞不好还得靠外贸打头。

对外逼迫匈奴挤压月氏,内部刘濞也不安稳,豫章的矿山被刘盈借助市面流动的现金货币减少造成的通货紧缩挤压。

封建社会上绝无仅有的奇景,钱贵铜贱也能发生。

理由也很简单,刘盈铸造的汉五铢采取了冲压花边等技术,尽可能削弱了剪边,磨屑等损伤货币的行为,铜合金的高硬度也确保了日常使用时不易出现损失。

地方上的私铸在缴纳税赋的过程中是需要压价支付的。

由于大额支付被刘盈设计的银行体系挤占,加上提供了汇票等无现金缴税方式。

刘盈确保了在汉廷大部分控制区内,官铸钱币和代币已经足以使用,这对于吴国豪强来说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吴地盐业同样受到了严重冲击,旦夕之间,盐场的霸主就已经面临破产的境地。

以至于吴地残余的六国士族无不力求派出自家子侄劝说吴王闭关自守,自成一体。

离造反倒是还有些距离,这应该叫闭关锁国,商业保护政策嘛。

不过某些冒充匪徒攻击、掠夺前往吴地买卖物产,进行贸易的商人的家伙倒是离谋逆不远了。

刘盈看了只觉得好笑,败坏吴国的商业名声倒在其次,各士族之间也是一肚子鬼心思。

有着铜矿的地区反倒因为过量无本的廉价商品倾销进一步通货紧缩,说明就算是扮作劫匪的大族也不看好铸币商人的后续发展啊。

疥癣之疾却偏偏麻烦透顶,大婚之后,刘盈召集京中少上造以上高爵之人,命各家无职适龄少年,无分嫡庶,皆入太学就学三年。

主要是这些汉政权的基本盘有点太蠢,刘盈视察太学时发现去年入学了一大批迁徙来的六国子弟,明明这些人就很聪明。

刘盈的太学办的是不如刘彻的,刘彻时期帝国彻侯已经被整的很惨了,军层子弟几乎没机会直接进入帝国中枢岗位,太学成为了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

刘盈则完全不同,相权为彻侯功臣集团所把控,各家子弟可以直入中枢,用不着走太学过关。

甚至就连郎官这样的萝卜岗,已经被刘盈的亲传子弟所占据,基本没几个能拿出来赏给太学子弟,最多择优挑几个最优异的人才。

既然进不进太学都有官做,那何必荒废时光还要受太学的各项规章管辖呢。

至于现在就打压士族,这样的蠢事刘盈是没法干的,寒门子弟离兴起还远。

刘盈刚刚发明印刷术造纸术没几年,地方上的庠序多数连个框架都没立起来。

比起用六国贵族这样永恒的县长夫人,刘盈宁可要弘农杨氏,最起码一两代人之内,大家还是有相当的共同利益的。

刘盈本已做好了高爵官僚和自己对着干的准备,结果见到的只有一个个乖巧的应声。

太学能不能以自家子弟占主导,这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当皇帝发话之后,各个都领会的很好。

刘盈也不打算劳动张良了,径自去丞相府找萧何询问。

萧何行礼后自然道,“本该如此啊。”

刘盈敲敲头,“大家看不出来我以后用人必然会偏向太学生嘛,至于当下没有官位那是不想追名逐利之徒污了太学的门楣。

各家嫡子既已有承继,进来之后也好专研学问,传承家名。

庶子则顶门立户,甚至于自成一家分支。”

萧何回道,“是呀,但是陛下说了吗?”

刘盈摇头,萧何继续道,“既然陛下没说,那大家揣测陛下心意的结果就是各家派遣一两个子嗣给陛下一份面子。

如果陛下真的重视太学,就不可能容忍太学之学问旁落。

某种意义上,大家就是在等陛下提出要求,形成一道约定俗成的契约。

陛下可以给太学士子前途,也可以不给。

只有陛下提出了各家子弟入学太学的要求,才意味着太学学子的前途坚不可摧。

否则大家是不会只为了逢迎陛下,就将全族未来尽数托付的。”

刘盈听懂了,萧何这是认真的在说明汉初的君臣之间是如何讨价还价的。

汉初的群臣,还不是武帝大权独揽之后的奴仆侍卫,而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合伙人,有权讨价还价,有权向皇帝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利益,并要求皇帝认真思考。

萧家此前只派遣过旁支子弟入学,此次刘盈强调了无分嫡庶之后才送来了萧嘉等几个孙辈,甚至连女学都安置了女儿孙女。

刘盈也知道他家的情况有些复杂,萧家老大萧禄无后,偏偏次子萧延是个多子多福的运道,可是萧禄也不过三十多岁,也不能说将来就生不出孩子,为了酂侯一系的传承如今就过继子女也有些说不过去。

刘盈是知道萧禄没几年活头的,不仅是历史上的因素,此人早年感染寄生虫病导致了肝肾损伤,至少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是只能做到驱虫,而没法弥补身体的损失的,其多年耕耘却留不下后代也是这个原因。

刘盈培养的太医眼光足够毒辣,就是不知道民间是否有看出来却不敢据实回报的圣手了,彻侯传承过于敏感,连刘盈也不好实说的。

反正萧延一系终汉一朝多次绍封,刘盈也只打算顺水推舟,将来共和了没有皇帝也没有彻侯那是改朝换代之后的事了。

因为长子无后,又极为看重太学身份故而避免入学招致猜忌,皇帝下命令后又即刻执行,论存身之道,汉初确实无出萧何之右者。

因此萧何也能把话说的极为明白。

刘盈也就老老实实说了,“吴国匪患频发,朕欲一举荡平,却又恐无出师之名。

本欲以皇帝逼迫群臣让出一个借口……”

钓鱼执法嘛,其实萧何也懂,偏偏这话和陈平容易说,张良也不在意,在萧何面前偏偏有些丢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