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里,当然少不了过年饺子。林芳照爱吃芹菜肉的馅儿,所以每年过年,林家包的两种馅里,必有一个是芹菜肉的。
今年的,是芹菜肉和三鲜馅儿。
林英耀负责和面,林大成调馅儿。面、馅儿都准备好了后,林家人就开始上炕包饺子。柳福慧是包饺子主力,戴守峥擀皮,林芳照气氛组,林大成和林英耀轮流去厨房看着锅,一抽出空,就进东屋帮忙。
面板上放了一个小盆,里面装着不少崭新锃亮的钢镚,有一块的,有五毛的。柳福慧每包几个饺子,就会往其中一个放一枚。
戴守峥还是第一次遇见往饺子里包钱的,他觉得新奇。
柳福慧解释,这是寓意“招财进宝”、“前途似锦”,老辈留下来的规矩,小一辈照着做。一代代传下来,就没断过,算是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了。等吃饺子时,谁吃到的钱越多,来年的福气就越大。
戴守峥喜欢这习俗,扭头对一边的林芳照道,“这习俗挺好,我等跟我表哥他们也推荐一下。”
“好啊,我觉得表哥表嫂一家也很重传统。”林芳照此时已经彻底被排除到劳动力之外。她坐在炕上,搂着那个装满各种糖果、干果、水果的大笸箩,一会儿给这人的嘴里塞块糖,一会儿给那人的嘴里塞瓣橘子,也是没闲着。
电视里放着中央台过年的专题节目《一年又一年》,实时同步着大江南北各地此时的过年民俗。节目里时而是东北这边的白雪皑皑,时而又是南方那边的绿树红花。观众随着镜头的切换,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南北方年俗的巨大差异。林家几口包着饺子聊着天,偶尔看眼电视,都会不约而同地感慨我们国家真大。一般小国里,怎么可能把年过出这么多的花样。
等到东屋的饺子都包好了,林英耀把饺子端到厨房,收拾好面板,之后就在炕上放上了一张大号饭桌,随后开始挨样往桌上端已经做好出锅的美味菜肴。
林大成负责架火煮饺子。外面冷屋里热,所以厨房里真叫个热气腾腾,半个厨房的上方,都被白色争气笼罩,如同仙界的倒影。柴锅火快,水开后,饺子没下多久,就像一群小肥猪一样在锅里浮了起来,随着勺子的搅动,在这口大柴锅里游来游去。
快好时,林大成又用凉水浇了几下,等最后饺子再次浮起来,饺子皮和馅已经分离时,他便开始往外盛饺子。
头两碗,每碗盛三个饺子,碗上摆了双新筷子,林大成给两个灶台上各放了一碗,又舀了几勺饺子汤,打开门泼到了屋门口。
戴守峥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林大成虔诚道:“这啊,是敬祖先和神明的。”
“哦!”戴守峥了然点头。在东北遇到的这些慎终追远的习俗,是如此令他触动。很多这样的老规矩里,都凝结着文化和传统的基因。可他在北京却连接触都没接触过,不得不说有些遗憾。他又在心里盘算,等孩子生下来,他会和阿照一起把这些年俗重新捡拾起来。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正是被这种动人的点滴,一点点塑造的。
等到一盘盘刚出锅的饺子端上了桌,年夜饭就齐了。
电视上,春晚也已经开始了。
全家人都上炕,整齐地围坐桌前,饮料代酒。
戴守峥忍不住拿出手机,站起来拍了好几张年夜饭的全景照。
太壮观了,大大小小能有二十多道。他在大姨家过年,也从来没一次吃过这么多道菜。那条酱焖的大鲤鱼,盘在比盆都大的大鱼盘里,被摆在桌子的正中间。相比之下,装其他菜的大盘子,仿佛都有了几分秀气。小鸡炖蘑菇,红烧排骨,水晶肘子,四喜丸子,凉拌海蜇皮,炸海鱼,肉皮冻,炒茧蛹,猪血肠,装满虾蟹贝的海鲜大拼盘……每人面前还有一大盘冒着热气的饺子。戴守峥真心觉得,做这么多,恐怕是受了桌子的限制。如果桌子再大些,还不知道要多做多少呢。
林大成坐在柳福慧的身边,他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然后又笑看着桌边的一儿一女,还有自己这么得意的女婿,“今年咱家这年呀,是林家有史以来,人口最全的一个年。女儿女婿,还有你们的小宝贝儿都一起回家来了,咱家的人丁,真是从来也没这么兴旺过。我和你们妈妈呀,是真心高兴。这年夜饭,已经是尽我们所能了,你们几个,就只管吃好喝好。来年,女儿会顺利生下小宝宝,咱们全家都太太平平,健健康康!”
三个小辈也纷纷举起了饮料杯子,在这浓浓的年味中,喝下了对来年最好的祝愿。
他们吃晚饭时,村里就已经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有的家年夜饭吃得早,吃完饭后,就出来放鞭炮。
林芳照转身爬到窗户边,抬手抹去窗玻璃上的白气,好奇地向外张望,“哇,他们都开始放炮了!”
林大成笑道:“不用眼馋他们,咱家也有,今年我也买了很多!”
戴守峥闻言立即激动了起来,“是吗?那我们能放鞭炮吗?”
林大成把刚吃出来的一块钱钢镚放到柳福慧的碗边,“当然能了,不光能,还有很多呢,我买了好多样呢。”
北京早就禁燃了,戴守峥也多少年没摸过鞭炮了,今年在岳父家竟然还能过上这样的瘾,戴守峥顿时心痒起来。
等吃完饭收拾好,林大成就把买好的鞭炮拿到了院子里。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出了屋子,柳福慧也穿得保暖,一起跟了出来。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已经飘起了雪花,地上也积上了薄薄的一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