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骑兵左边奔至距汉军两里外的右翼,显然是想先对付侧翼的弓弩手,战场之上,弓箭手是冲锋的骑兵最大的敌人。
汉军阵中,主将罗宪神情凝重,依旧按兵不动,他冷静地观察着罗马军团的调动,随后摆动令旗,只将其中的三千弩兵调头向东,正好对阵侧面的罗马军骑兵。战鼓再响,随着罗马军团长一声令下,指挥的号令在高台上发出,罗马军骤然发动,骑兵在冲锋中形成了两个分队,向左右包抄,前军却相隔不远,像箭头一样刺向了汉
军的侧翼。
与此同时,另一支雇佣兵组成的骑兵也向汉军的左翼冲过去,近两万大军形成了两道黑色汹涌的狂潮,冲向了汉军,如同张开爪子的螃蟹,形成钳夹之势。
长矛战刀密集如林,战士们迎着风催马狂奔,气势澎湃,天地似乎也为之变色。(5,0);
罗马军中低沉的号角声绵延不绝,和这黑云大风十分相配,随着骑兵侧翼的牵制,中军也骤然发动了进攻,他们向中央的步兵冲过去。
对方一上来就是全军掩杀的架势,罗宪自然也不能示弱,三军士气就在这开始的冲锋,丝毫不能相让,一旦退却,便会全线溃败。他针锋相对,冷静地调动弩兵向敌阵射击,这是经过再次改良之后的连弩,一只木匣中可以同时释放三十支弩矢,并且一排弩矢射出后,上面的会自动落在箭槽之上,一
次装填就能射击三次,十分密集。
两翼的骑兵冲到近前,罗马骑兵常用的标枪先凌空扔出,然后摆动骑士枪狠狠地冲击过来。
厚重的盾牌挡住了标枪,风中便听见咔嚓咔嚓的机扩声音不断发出去,旋即弩箭如飞蝗出巢一般,一簇簇弩箭向敌阵射去,大片罗马士兵便被射翻,滚倒在地。
有些冲得快的骑兵终于冲到汉军阵前,但等待他们的是硬弩、狙击手和斩马刀的防蘌层,骑士枪还未发挥作用,便纷纷滚落马下,惨嚎而亡。
罗马骑兵的攻势如潮,发起了风暴般凌厉的攻势,一浪紧接着一浪攻击着护卫弩兵的步兵防线。(5,0);
汉军弓弩兵交替换弦,铺天盖地的箭雨向罗马军笼罩下来,一片片敌军被射翻,但敌军依然如黑色的浪潮,汹涌澎湃,向汉军冲击而来。与此同时,中路的兵马也开始交锋,步兵同样遭到了弓弩军的阻击,紫罗兰军团是重步兵,全身重甲,他们奋勇向前,向汉军步步逼近,他们一手高举盾牌,一手执长矛
,迎着密集的箭雨向前猛烈冲击。
轰!
一声巨响几乎盖过了鼓声,中军两支大军如大海中汹涌的巨浪相撞,霎时间血气迸发,兵戈相击,盔甲相撞,惨嚎声直冲九天。两支大军激烈地鏖战在一起,此时谁也没有退路,只有埋头奋力冲杀,喊杀声、惨叫声连成一片,此时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士兵的生命在这里如草芥一般,彼此无情
地收割着。
罗宪看到两军鏖战,马上对身后的弥久奇和猝跋韩下令道:「你二人立刻迎战两翼的敌军骑兵!」此时两翼的罗马骑兵正被步兵和弓弩手搞得阵型大乱,忽然汉军骑兵杀到,顿时措手不及,被冲得大乱,但如此一来,弓弩手便不能再放箭,只有狙击手还在瞄准敌人伺
机射杀。
两翼各有两千骑兵出动,迅疾无比地向混乱的罗马军杀去,骑兵的优势此时才真正发挥出来,他们风驰电掣飞驰,摧枯拉朽一般冲杀着混乱的罗马军。(5,0);
罗马骑兵在更强大的敌人面前,不断翻滚倒地,霎时间,人头滚滚,血光飞溅,哀嚎声响成一片,加上战马冲撞,很多人瞬间便化为肉泥。
转眼之间,罗马军最先出场的骑兵便被歼灭,战场两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倒下的大多都是罗马骑兵,坐骑嘶鸣着向四周逃去。
而另外直冲中军的罗马士兵却取得了胜利,重步兵步步紧逼,与汉军轰然相撞,刀枪格斗,双方在激烈的厮杀之下,压制汉军向后退去,将中间的战场让了出来。马克西在马上看到两翼受挫,正惊慌之际,却见中军取得了胜利,顿时大喜,两翼只是策应,如果中军失败,则会全军溃败,他再次下令道:「紫罗兰军团,该你们迎战了
!」紫罗兰军团长早就等待多时,紧随步兵进入了战场,他们才是罗马军团的真正主力,铺天盖地向汉军冲过去。
番外8雷霆一击
(4,0);
紫罗兰军团是罗马帝国最强大的军团之一,训练有素,两万名长枪步兵和四千重铠骑兵结成了步骑相辅的枪兵大阵。
随着马克西一声令下,在军团长的带领之下,他们直冲大汉中军,对方的大盾和弩箭激发了士兵的斗志,这是精锐之间的较量。
与此同时,马克西再次派出了雇佣兵和民兵出动,继续支持两翼掩护中军,不求他们取胜,只要能让紫罗兰军团冲垮敌军的中军即可。
震天的鼓声和绵延的号角声中,两万长矛兵如浪潮一般汹涌而至,他们训练极少,阵型不够紧凑,漫山遍野向汉军发动了狂风骤雨般的进攻。
紫罗兰的枪兵大阵就是为对付骑兵而组建,罗马的骑兵十分强悍,当然也要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步兵。
他们用两丈长的长枪对付骑兵,利用集体的力量对抗骑兵,同时大盾和重甲可以有效防蘌箭矢的袭击,正面如同铜浇铁铸一般牢固。
但他们的侧翼是弱点,配置的重骑兵护卫不为冲杀,只为保护步兵两翼,将紫罗兰军团很好地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