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缓缓西沉,原本刺眼的阳光逐渐褪去,晚霞弥漫在整个天空。
街上热闹依旧,一个道士模样的老者在人群中随波逐流,身材清瘦,但双目炯炯有神,双鬓与胡须随风飘动,颇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道人视线来回探寻,似乎在寻找什么,突然,他眼前一亮,向着一块临时搭建的铺面走去。
说是铺面,其实就是一张桌子,旁边挂了几幅字帖,桌上摆着笔墨纸砚。
此时李福正坐在旁边看书,不知道看的什么,不时还出笑声。
“秀才、秀才”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正向着自己呼喊。
左右看了看,确认是在叫自己后,起身施了一礼,“不知老先生叫我什么事情?”
“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笔小买卖与你做”,说话间,老道士已经走到桌前,笑眯眯的打量着少年。
少年名为李福,丰县本地人士,李福所在小镇由于百姓爱种植榆钱树于家中院落,因此得名榆钱镇。
自幼丧母,父亲有些生意头脑,在小镇上做点纺织生意,但前几年一场大病便撒手人寰了。
由于父亲是生意人,家里还算殷实,于是便让李福自幼读书希望考取功名。
但父亲去世后,店铺生意李福并不擅长,只得将店铺等卖给同镇的生意人,留下些钱财继续攻读。
事与愿违,当今科举看中文气,他对这些诗文一类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天赋,反而是对算经一类的颇为擅长。
可惜算经并不在考核范围,勉强算是考上秀才之后,便再难寸进。
而自己的大多数钱财,都在考取功名那几年烧没了。
所以每日都会到街道上摆摊,帮镇上一些不识字的人代笔家书或是售卖一些自己抄录的书籍来补贴家用。
眼前的道士李福并没有见过,而且小镇附近也没有道观,自己和道士之间能有什么买卖,八字还没一撇呢。
他奇怪的看着老道,并没有急着开口,老道士见状,笑道:“嘿嘿,秀才,我可是有好生意找你,别这样看着我。”
“不知是什么生意,还望道长解惑?”
老道士手在长袖里捣鼓了几下,摸出了一本破破烂烂的书丢到了桌上,并微微昂头示意李福。
李福见老道没有多说,也不多问,拿起桌上的破书,仔细端详。
但仅仅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翻起了白眼,并放回了桌面。
“恕在下才疏学浅,并没有看出什么来。”
“怎么会呢,这不写的清清楚楚”,老道似乎很是奇怪,将破书拿起来翻了翻,确认没有拿错,又丢了回去。
捋了捋胡须,道:“这本书五文钱卖你,这可是天大的漏,你要不要,上面可是飞天遁地的本事。”
李福一阵无语,自己的样子怎么看也是个读书人,又不是山里的愚妇,怎么可能被这样的伎俩忽悠。
刚才看着这人仙风道骨,还以为有什么正经事,结果就一神棍,还是没什么计量的神棍。
但他表面上并没有露出不满,而是笑道:道长说笑了,李某一介读书人,哪能学这上天入地的本事,还是请道长找找有缘人吧。”
“哼,秀才你可别以为我是在忽悠你,你就是有缘人;错过了这次,你可是要后悔一辈子!”
老道似乎听出了李福的话外之意,脸上很是不满。
李福见此,并不作答,而是施了一礼,坐回到椅子上,继续看书。
“你怎么不说话,我与你说正事呢,你这样不好呀;好歹我也是长辈,主动给你好处,你应该好好接受才是呀”
老道并不作罢,喋喋不休的在旁边说着,丝毫没有刚才仙风道骨的样子,但李福始终没有起身,任由老道絮叨。
旁边路过的行人,看着这情形,也大都知道了什么情况,阵阵偷笑声传来。
不一会儿,老道停止了嘴边的话语,眯了眯眼,故作玄乎道:“秀才自有秀才命,不透云岚未见天,可笑可笑,待到山前有路时,切记信使可覆,器欲难量,老道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呼”见老道走了,李福长长舒了一口气;在街上摆摊,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不与对方说什么,一会儿找麻烦的人便自知没趣的离去。
忽然,李福注意到,桌上的书老道并没有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