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大宋神探志笔趣阁 > 第47章(第1页)

第47章(第1页)

他入书院前也打听过的,最擅长西昆体的,毫无疑问就是这位山长,现在对方连话都说不清楚,还怎么教学?

至于这些讲学先生,瞧那巴结的模样,恐怕正琢磨着怎么接替山长和监院的位置呢,这样的讲师,还有心思教学么?

办理住宿手续时,狄进终究还是没忍住,低声询问:“我心慕西昆体,不知哪位讲学最擅这样的文风?”

郭承寿摆了摆手:“西昆体还要看太学的教授,余者皆庸碌而已!”

狄进有些无语:“我若是能入京师太学,还需问无邪兄么?”

郭承寿哈哈一笑:“看得出来,仕林兄是人如其字,一心科举入仕,如若不嫌,看我如何?”

狄进微怔:“郭兄之意,是由你来教我?”

“言重了!”郭承寿道:“狄兄若想寻找自己的座师,我也有举荐之人,若只为西昆体,我们倒是可以互相探讨……”

狄进稍作权衡,拱手一礼:“那就有劳了!”

于是乎,uu看书uukans刚刚确定了宿舍,林小乙来不及打扫卫生,就开始和郭承寿的书童一起搬书,将一本本前唐诗集,从郭承寿的院子里,搬到狄进的屋中。

单从这点,狄进就知道,这位外戚还真有些东西。

后世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宋朝前期,诗人基本也是抄唐诗。

白居易和贾岛首先成了被模仿的对象,形成了“白体”和“晚唐体”,前者多显贵,效法白居易的闲适平易,后者多寒士,贫苦的读书人对贾岛的清苦,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但是这两家的风格,都不太符合蒸蒸日上的宋王朝发展。

别管这个蒸蒸日上是不是带些讽刺,相对于古代而言,宋朝的经济发展得确实不错,尤其是签订澶渊之盟后,不再与辽国打仗,各地越来越繁荣,享乐之风迅速蔓延。

在士大夫眼中,享乐不仅仅是花钱,还要雅事雅谈。

于是乎,白居易的诗被认为鄙陋浅俗,贾岛的诗让人觉得寒酸穷苦,唯有李商隐的诗词艳丽工整,富美高雅,自然而然受到了追捧,最终形成了西昆体。

实际上,就算不会作诗词的人也知道,一味的堆砌典故,追求华丽,只会让诗词变成炫耀辞藻的工具,但结合时代的背景,当今士人就觉得这种文风最为得体。

所以入学的第一日,郭承寿搬来诗书,笑吟吟地坐下:“自今日起,我与仕林兄一起品读前朝李义山的瑰丽,精研我朝杨文公的典丽,还望解试之前,略有所得!”

狄进翻开诗书,由衷一笑:“请!”

解试报名

“李义山的诗作,不止是华丽雕琢之风,还有寓含讽谏的深妙……”

“可惜当今文坛,此风已熄,大多是只在词章字句上,描写优游岁月的富贵,情感上远不如李义山那般真情实意啊!”

“确实如此,文坛四六文盛行,以讲究词藻对偶为能事,我是不愿作骈文的……”

“但要中进士,就得钻研骈体文。”

“我对进士不感兴趣!”

“无邪你这样,挺遭人恨的……”

狄进是理论可行,郭承寿是实践丰富,两相结合,西昆体的各种精要被迅速剖析。

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无意之间,通过一些细节让读到诗词的人知道,我过的是富贵之家的生活,不就是后世的凡尔赛么~

当然,必须是高级别的凡尔赛,如果穷人硬装,是要被晏殊讥讽为“乞儿相”的,哪怕晏殊出身也很低,不可否认的是,人家的诗文里面确实有好似与生俱来的富贵气。

郭承寿亦是如此,他或许在才学上不及晏殊,但富贵气是不缺的,只是不愿意考进士,因为懒得当官。

狄进发现这家伙为什么人缘不好了。

书院其他学子哪怕家世不错的,对于考进士都是孜孜不倦,努力钻研,唯独这个才华最佳的郭无邪,是完全没有入仕之心。

“我为外戚,身体又差,科举入仕对你们是良途,于我而言却是绝路……”

郭承寿自嘲一笑,眼神里有些不甘,又凝视过来:“仕林兄,此次并州解试,你可有信心夺得解元?”

狄进道:“高中头名,我并无把握。”

郭承寿作揖行礼:“还望仕林兄一试,还我清誉!”

狄进看着他,轻轻一叹。

怪不得郭承寿这段时间积极地帮忙,以致于书院学子人人皆知,他在讲师那边听课的时间,还比不上这边,原来是准备用自己的成绩,来证明他的才华。

在他看来,这逻辑显然是行不通的,就算自己中了解元,也完全可以是自身才学,别人还是会议论纷纷,只不过郭承寿表面洒脱,实则内心极为敏感,确实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

“也罢!无邪兄这般相助,我若是不得一个解元回来,岂非对不住你?”

所以狄进直接应下,微笑道:“取解试的报名已开,无邪兄为我同科联保吧!”

郭承寿露出喜色:“这是自然,不过拜我所赐,书院里可没什么别的学子与你交好,还差四个人怎么办?”

由于古代信息盘查艰难,士子要在地方上参加取解试,报名是十分正规的,不仅要本人到场,接受问询,还得找五位认识的同科联保,证明我就是我。

讲白了,就是不能代考,防止身份上的作弊。

地方衙门收到士子报名后,还要送往京师礼部,审核后再发回地方,所以报名时间很早,年前就可以去报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