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摄政王非常意外和兴奋,这就是他未来要征服的地方啊!所以他让谢清涛全力打探海外之事,地形丶海航线丶人口数量丶军事能力等等。
还有就是从南瓜可以看出来,海外还有很多大周没有的作物,大周的人口日益增多,粮作物丰富太过重要,从海外带回新的农作物也非常重要!
另外一点是佳肴提的,海外有一种树叫橡胶树,那种树产生的胶脂是跟石油一样重要的东西!都不用另的解释,一听跟石油一样重要,摄政王就上心了。
甚至听佳肴说此树适合热带地区种,像交趾一带就很适合。为此橡胶还影,摄政王已经准备将交趾一代给平了,正式纳入大周版图。
虽然这些附属小国都臣服於大周,可也没有成为大周的一个郡来的好管理啊!还是打下永绝後患的好!
而沈明觉更不用说,把他从岭南调出来,就是派魏相过去,那司农部丶海港丶鱼油岛摄政王也不放心交给魏相,并且魏相也不可能比沈明觉管理的好!
这几个岭南最重要的部门,可谓全是沈明觉一手撑起来的。估计在小皇帝正式亲政之前,摄政王都不会把沈明觉从岭南调出来。
待小皇帝亲政,沈明觉绝对够资格入相,那时就由小皇帝调他回帝都!
所以谢清涛和沈明觉两人未来八年都不指望挪动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阿力,沈明觉道:
「摄政王准备正式对南方一代小国发动战争,阿力会不会被派去领军?」
谢清涛道:「不会,滇州木家,岭南冼家都有强兵能将,用不着派阿力去南方。
我到觉得可能会派阿力到西域,蒙将军虽然也强,可是他太过保守,守城可以攻占不强。摄政王从打通往身毒的大道,说不定会派阿力去征战。」
几个女人心都提起来了,不论是去南方还是西域,去了就得苦战,和玉实在不好同行。难道这小两口才成亲就要分开了吗?
佳肴不服气地说:「不是说阿力是镇国大将军吗?为什麽他不能跟那些将军一样留在帝都,哪里有战事就去哪里?」
阿力自己先笑了:「那些都是虚名,你看看帝都留的将军,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我虽是灭北疆的主力,到底资历年龄都太小,还得历练才能成为真正的镇国将军!」
谢清涛笑问:「公主,太后和皇上有没有说过阿力的前程?」
和玉摇头:「母后对朝事一无所知,还得看摄政王和众臣的决定。」
「阿力你觉得摄政王会派你去哪?」佳肴问。
阿力猜测:「说不定让我领水师,摄政王对出海依旧念念不忘,让我先去探索航道也不是不可能的。」
几人讨论半天,感觉大周看似太平,可又处处用军,阿力会被派到哪还真不知道。
不过阿力跟和玉决定先好好试过新婚这段日子,成郡王说了,一年的假是不可能的,最多一个月。
然後两人决定哪也不去,就在帝都郊外的山庄度蜜月。两人一起骑马打猎,游河爬山,异常甜蜜。
一个月後摄政王召回阿力,给了两个让他选,一是去西域,二是去草原。
朝廷在这段时间对如何管理诺大的草原有了决定,草原上除了北疆人还有别的牧族。
如果大周不能尽快将草原牢牢掌控,很快就会被别的牧族占去,假以时日,再出一个北疆也不是不可能。
草原不是没有被汉人掌控过,强汉盛唐都有将草原打下来,可是因为汉人不善发民牧业,又没有那麽多百姓迁移到漠北。
最终只能培养当地的牧族,那些牧族先是臣服,再慢慢壮大,最後又成了汉人的劲敌,一代一代似乎陷入了死循环。
这一次朝廷给出的主意是,派一强将去经营草原,就如西域和南赢郡,分郡而建,再鼓励百姓迁移漠北。
教化牧民,说汉话从汉俗,将他们从马背上拉下来,将他们的弯刀收起,让草原真正成为大周的一部分。
阿力都不用想,他选择了第二个,去草原!很简单,去西域肯定不能带和玉,去草原带上和玉这个嫡公主,对掌控草原更有利。
和玉对再次回到草原没有任何不适,之前她去是环狼伺虎,这次过去却是成为主宰者。
并且,对於佳肴经营南赢郡,悦真建立女子学院,风和一直掌控着水师,只有她不知道该做什麽。
现在让她和阿力去经营草原,她只觉信心满满,要向佳肴学习,一定要让草原成为大周最繁华的郡州之一!
因为太后舍不得和玉,摄政王本来想让阿力年前出发,最後改成过了年再走。
趁这几个月,让阿力先理清草原诸事,再备好物资,待春暖花开,就送他跟和玉去。
而和玉则趁这段时间陪太后,外加跟佳肴几个商量在草原上的行宫如何修建?阿力去经营草原,自然不能学牧民住帐篷,而是建城。
草原风大,还常有雪灾,又缺木头,传统宅子自然盖不了,所以佳肴的堡塞正合适!甚至连堡塞的名字都取好了,就叫『和玉城堡』。
只可惜工匠至今没配制出佳肴所说的水泥,否则盖城堡也能事半功倍。
转眼秋临,沈明觉本来准备去乐安过年,可是因为阿力过了年就要走,他怕赶不回来送行。便提前跑一趟和沈明远两人回乐安,把亲人都接到帝都来了。<="<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