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薨逝半个月后,朝堂终于稳固。
不说虎符如今在太皇太后手中,镇国公和振威伯也在那压着,南衙四卫和北衙禁军的领几乎都是明帝一手提拔上来的,乱不了。
陈贵嫔更是修密信一封送去了兖州,将前因后果尽数告知。
陈将军只以为明帝薨逝皆是因为二公主乳母王嬷嬷下毒所致,自知此乃弑君之罪,遗臭万年,因此也广檄文,表明支持新帝。
且不说在明帝的恩威并施之下无人敢生异心,光是兖州数万大军护卫边境,但凡谁有这个胆子,也得掂量掂量自己。
文武皆有忠臣良将,国丧顺利进行,新帝也预备在二月初一登基。
如今后宫大洗牌,婧贵嫔、洛贵嫔、陈贵嫔几个主位娘娘被尊为太妃,宜容华虽非主位,但生有五公主,宫人们亦将其称为宜太妃;
施贵人则是被尊为太嫔;而为区别两位太后,宫中则是称皇太后和淑太后。
太皇太后仍居寿康宫,几乎每日都要撑着身子带上淑太后去同大臣议事,安排太妃太嫔居所的事自然就落到了皇太后身上。
这日,凤仪宫。
母后皇太后笑着对几人道:“如今贵太妃迁居荣成公主府,其余未有子息的嫔妃也都去了皇陵守陵,宫中只剩下咱们几位姐妹,哀家便有话直说了。
哀家想着,今时不同往日,原先的宫室总是要为新帝后宫留出来的,咱们姐妹几个便在偏僻处挤挤,慈宁宫左右各有两间主殿,正适合哀家和淑太后同居;
婧太妃随太皇太后同居寿康宫,洛太妃、陈太妃和宜太妃三位育有公主,便同居景阳宫,至于施太嫔,不妨独居漱玉斋。”
这话没什么问题,婧太妃身份特殊,和太皇太后同居不失为一个妙法;施太嫔和众人都没什么交情,带着四皇子独居也无不妥。
几人点头应是之时,婧太妃有些为难地开口:“娘娘,臣妾倒有两句话想说。”
皇太后一愣,很快道:“无妨,你说便是。”
婧太妃叹了口气:“娘娘也知,新帝即位不过数日,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同淑太后有许多国事要议,想必诸位大臣是要常出入寿康宫的。臣妾一节女流,虽理应居偏殿,却也不甚方便。”
皇太后本是考虑将婧太妃放在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看着,省得生先帝担心之事——闻人氏异动。
但婧太妃所言也有理,新帝年幼,太皇太后和淑太后想必要辅政多年,若是闻人族人出入寿康宫时和婧太妃有了联系
虽婧太妃主动提出避嫌,但皇太后却是不能立刻应下的,她推辞道:“婧太妃此话便是见外了”
婧太妃笑道:“娘娘且听臣妾一言,不如娘娘与臣妾同住,淑太后和施太嫔同住,可好?”
皇太后姓傅,太皇太后必不会让她干政,也就避免了婧太妃联络外臣的可能;将四皇子放到淑太后眼皮子底下,也杜绝了四皇子数年后生事的可能。
皇太后看向众人,施太嫔连忙起身:“婧太妃所言极是,臣妾怎么都是愿意的。”
于是皇太后便点了头:“如此甚好,那便让淑太后和施太嫔同居慈宁宫吧,哀家和婧太妃另居永和宫。
这几间宫室都位于后宫外圈偏僻处,历朝历代皆是由太妃居住,哀家已吩咐宫人打扫,几位姐妹若是闲来无事,这两日便搬了吧。”
说完了正事,几人又畅聊几句,便纷纷告退。
婧太妃并未离去,而是对皇太后道:“听闻淑太后今日会同娘娘一起议些事,臣妾正好有事要跟两位娘娘说,不知可否留下?”
皇太后一听,便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对文亭道:“若是太皇太后那边无事了,你便将淑太后请来。”
临近午时,三人终于坐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