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望着大福晋那充满惊恐之色的眼眸以及不住颤抖的双肩,心中满是怜惜与担忧。
她伸出双手,轻轻地将大福晋抱在自己的怀里,柔声安慰道:
“福晋,您莫要害怕,有莲儿在此陪伴着您呢!
谁也不敢来索你的命!”
然而,尽管嘴上如此宽慰着大福晋,可采莲自己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毫无头绪。
毕竟现如今王爷昏迷不醒,而大福晋更是如同中邪了似的举止异常。
采莲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尚未出阁的黄花闺女,面对这般状况,一时间竟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白日里,大福晋终日紧闭房门,将自己藏匿于房中,甚至连门都不敢迈出一步;
到了夜晚,采莲则不得不暂且搁置手中所有的活计,全心全意地陪伴在大福晋身旁,给予她些许慰藉。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府上关于此事的流言蜚语逐渐多了起来。
有的传言说,那黛玉身怀六甲却惨遭驱逐,这一行为激怒了天上的众神,于是乎众神降下灾祸,致使大福晋和王爷双双病倒。
还有人言之凿凿地声称,翠竹苑这个名字极为不祥,犯了某种忌讳,从而冲撞了王爷和大福晋,给他们带来了这场无妄之灾。
好在经过太医们夜以继日的精心诊治,王爷的高热褪去,人也渐渐清醒了起来,最终得以痊愈康复。
当王爷醒过来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唤来贴身侍从小路子,询问大福晋为何不在自己身边。
小路子面露难色,犹豫再三后还是如实向王爷禀报了大福晋患上癔症一事。
王爷听闻大福晋得了癔症,并没有感到惊讶,而是嘱咐小路子派大夫好好医治罢了。
王爷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天空。
他缓缓转过头来,扫视着书房内熟悉的一桌一椅、一书一画。
眼神空洞而迷茫,整个人像被定住了一般,愣愣地呆立着,久久没有出一丝声响。
小路子见状,犹豫再三后,终于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
“王爷,要不奴才派人去寻寻林福晋?
也许能找到她呢……”
王爷微微一颤,似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缓缓走到桌前,端起那碗黑乎乎的汤药,轻轻抿了一小口。
瞬间,一股浓烈的苦味在舌尖蔓延开来,直冲向喉咙深处。
然而,这苦涩的味道与他内心的痛苦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他眉头微皱,将药碗重重地放回桌上,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这一刻,他才真正清醒过来——她真的离开了!
回想起往昔,如果她还在,当自己生病时,她定会衣不解带地守在床前,悉心照料;
当自己喝下这些苦苦的汤药时,她定会拿出一块梅花洁粉洋糖,塞进自己嘴里,让苦涩的药味瞬间被甜蜜所取代。
想到这里,王爷不禁黯然神伤,眼眶渐渐湿润起来。
原来,自己竟是如此深爱着她!
她的离去,仿佛抽走了他生命中的所有灵气和活力,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
听到小路子的提议,王爷强忍着泪水,声音略带哽咽地吩咐道:
“要悄悄地去,不要打草惊蛇!
就算她不肯回来,也让人远远地跟着她,护她周全。
另外,多带些银子,莫要让她受了委屈……”
小路子连忙点头应承下来,并宽慰王爷:
“王爷您放心,只要您乖乖把药喝完,养好身体。
奴才马上就带人出去寻找福晋。相信一定能把福晋找回来的!”
王爷摆摆手,示意小路子下去,而自己披上衣裳要去府里走走!
寒风凛冽,王爷身着厚重的貂裘披风,缓缓踱步于光秃秃的后花园之中。
放眼望去,整个花园一片荒芜,草木凋零,唯有湖边那两棵腊梅傲雪绽放,宛如火焰般热烈奔放。
只有如黛玉,会精心挑选出最娇艳的梅花枝桠,放入花瓶中,摆放在王爷书房的案几上,让那缕缕清香弥漫整个房间。
只有黛玉,会收集梅花枝头的积雪,用来烹煮一壶香气扑鼻的老君眉茶,亲手奉至王爷面前,看着王爷细细品味,巧笑嫣然。
可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