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瑜伽持戒原则是什么 > 第10集本(第2页)

第10集本(第2页)

这个变异是说你并没有完全的说出你所觉悟的法门,你有所保留,你可能有十分,你只讲八分、乃至于七分等等。

为什么你会有所保留呢?因为你嫉妒对方,你看他天资善根特别强,你告诉他,他可能马上就过你了,菩萨没有修习随喜功德,依止嫉妒心,所以「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样子是一个重的突吉罗罪,深深的伤害你的菩提心,应该要对忏。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我们不为众生说法,不是因为嫉妒、憍慢、或者嫌弃,是一时的「懒惰懈怠」,可能我们身心相当疲惫;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不施其法,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这是轻的突吉罗罪。

辛二、明无违犯相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这个当中开缘有八条:第一条「谓诸外道伺求过短」,对方是个邪见外道,他之所以来跟你求法,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他是要寻求佛法的过失,了解佛法以后,找出佛法相互矛盾的地方来破斥佛法,这种情况当然我们不能为他说法。

如果对方是一贯道、基督徒、天主教徒等所谓的外道,但是他有心来了解佛法的内涵,了解佛法的生命观、因缘观,我们为他说法是可以的。关键不在于外道、内道,关键点是对方是不是有「伺求过短」之心,所以诸位在学开缘,你要知道重点不在他是外道,因为他有「伺求过短」之心。

「或有重病」,你自己有重病;「或心狂乱」,你自己精神错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说对方他经常来请法,结果他产生轻慢心,你随说他随忘,他不能产生一种珍重爱惜之心,所以你暂时不为他说法,令他产生警惕,这样子来对治他这种轻慢的恶法,使令他生起尊重善法的功能,这种情况是开缘。

「或于是法未善通利」,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自己对于这个法门还没有通达明白,你最好是不要马上说法,所以莲池大师说「著作宜在晚年」,就是你今天要表一个观念、你要投稿到某一个杂志去,你最好想一想,不要冲动,因为等到你年纪大了以后,你会觉「你年轻很多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等到你现的时候,这个法门已经散播出到很多人的心中去了,你没办法收回。

他可能听到你这个观念以后产生一种邪见、偏执,而他的障碍是你引生的,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对于一个法门还没有完全从各种角度圆融的了解它的因缘之前,少说话、少说话,除非你真的明白了。因为弘法跟吃东西不同,你吃东西大不了肚子消化不良,两三天就恢复了;你今天一种错误的观念给众生以后,这个法门留在他的心田当中,生生世世跟着他。

你怎么办呢?这个伤害是生生世世的。所以在《华严经》上说:恶知识的过失是过老虎、过狮子猛兽,因为老虎它咬你今生的生命、伤害你的生命;恶知识给你一种错误的理解,他伤害你生生世世的生命,你都不能解脱。所以对一个法门、对一个看法、对事情的决择,你还没有把握之前,不要随便表言论,最好是这样子。

「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求法者他根本不合乎求法的因缘、不合乎求法的仪轨,内心不恭敬、没有羞愧之心,外表也是以依止恶威仪,比如说他是翘着脚、或者躺在床上等等。这种情况在律藏说「他求法不如法,如果我们为他宣说,说法者有过失,听法者没有好处」,他没有恭敬心,你为他说也是白说,而说法者你也有过失,慢法。不过这个地方有开缘,比如说临命终的时候,你不能叫临命终人赶快站起来,对不对?他已经有重病,临命终的时候他这种情况是开缘的。

「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你知道这个人的根性还没有成就大乘种性,他可能是人天的善根,他的生命当中对三界的生命深深的爱着,他只想要追求善业,追求善业得到可乐的果报。或者他是二乘种性,欢喜偏空的涅槃,他对于这种大乘方广的法教,所谓的「得法究竟」、所谓的菩提心、修习三大阿僧祇劫成就无上菩提之道,他内心当中「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他根本就没有成就大乘善根,你如果为他讲这种菩提心、修六波罗蜜、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他对佛法、对修持产生怖畏,而且甚至于会开始产生邪见、毁谤三宝,来增长他的邪执,所以这样子对他的善根来说反而是「衰损恼坏」,对他以后得度的因缘更加的障碍。这个地方也是要注意,说法你得看根机。

在《大智度论》上说:小乘的学者观我空法有,他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当中是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但这个法是真实的,宇宙间有很多的法是真实,善法恶法都真实的,生死的杂染法、涅槃的清净法都是真实。所以小乘的学者听到大乘般若法门的时候,「闻诸法空,如刀割心」,他听到法是自性空、涅槃是如梦如幻,他如刀割心,所以佛陀不为他讲法空的道理。所以龙树菩萨说:大乘佛法譬如狮子乳,狮子乳用普通的杯子装会破裂,你要用琉璃的杯子装才可以。所以你也不能够随便说法,你要看他是不是契合大乘的根器,你看他这个杯子是不是能够装狮子乳。

「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你事先知道这个人来跟你求法,他不是要自己学习,他可能要转送给他人而得到个人的利益。这种情况「而不施与,皆无违犯」。前面的「悭惜财法戒」是属于重戒,重戒的原因是因为他对于财法皆悭,不管是财物、或者佛法都悭。这条戒为什么判做轻戒呢?他只是对佛法悭贪,所以他的过失比较轻微,故判做轻戒。

庚七、弃舍恶人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辨犯明

癸一、染违犯

恶人就是暴恶的犯戒众生,如果我们心存弃舍之心就是犯戒了。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分两科,先看壬一、辨犯相,辨犯相当中先看癸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呢?「于诸暴恶犯戒有情」,他内心当中面对一个内心有上品贪瞋痴烦恼的人,这个人内心当中有粗猛的烦恼,在身口当中有很多非威仪的犯戒行为,身口意都有很多很多的过失,这当中众生他们有很多进步的空间,这个菩萨内心怀着嫌恨,嫌弃之心,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着瞋恼之心。

为什么会嫌弃瞋恼呢?因为他内心暴恶,还有身口犯戒的因缘,所以菩萨就假借种种的方便,或者是诃责、或者是骂辱对方,使令他离开这个道场而去,不作摄受饶益的行为,这样子菩萨就违犯了他的菩提心,而且是依止染污心所违犯的,是重的突吉罗罪。

癸二、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我们今天之所以没有摄受暴恶众生,实在不是嫌恨心、瞋恼心,而是懒惰懈怠,懒得去摄受他,或者一时的忘念,而不作摄受饶益之事,这样子是犯轻的突吉罗罪。

壬二、释犯所以

这个地方是说明犯戒的理由,为什么不摄受暴恶犯罪众生是犯戒呢?以下佛陀亲自讲出这个理由出来:

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

为什么菩萨对于暴恶众生、犯戒众生加以放弃是犯菩萨戒呢?佛陀说:非诸菩萨,不是说菩萨单单只是去摄受这些持戒清净的、乃至「身语意」清净的众生,他内心当中寂静现前,寂静是他有这种止观的力量来调伏他的烦恼,所以他内心当中是一种寂静相。意思就是说,菩萨所摄受的众生,不应该只是单单于持戒清净、内心有寂静调伏功能的众生。

而生起怜愍,而生起种种的摄受饶益。菩萨也应当对于内心暴恶,身口有犯戒行为的众生,内心当中有种种的苦因,苦因就是有烦恼跟罪业,这是招感痛苦之因,有烦恼罪业的众生在内心当中现行的人,也应该生起怜愍之心,也应该以种种的方便来摄受饶益他。

如果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可以稍微回忆一下:你当初所的愿是「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也就是说在我们整个广大的菩萨道当中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当初你愿并没有简别所度的众生,就是我们当初愿的时候并没有说「我只度化善良的众生,暴恶众生我不度化」,我们没有这个愿。

而且古德在这个地方开示说:菩萨要面临两种众生:第一种是寂静现行,身心调柔;第二种是暴恶众生。但是这当中,其实暴恶众生更须要你度化。为什么呢?因为他寂静起现行,你不度化他,他死掉以后,他起码不到三恶道,所以他来生至少保存人天的果报,他还可以继续在三宝的境界当中不断的栽培善根,乃至于成就圣道,所以在整个度化当中反而不是那么的急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