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格格党 > 第二百三十八章(第4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第4页)

凌湙不管外面怎么闹,趁着大家关注的点都在大位的最终获得者身上,领着从边城调来的能工巧匠,开始在荆北的地舆图上兴建土木,规化百姓生活区域,又联合保川府将掐断的商业中转集贸区恢复经营,令北境商队往来大徵四处时,着重宣传荆北重启集贸区的消息。

曾经在平西县缴获的矿脉图,凌湙一直好好的收着,这些年北境周边有标识的矿脉差不多都被他找了出来,而图上标注的荆北荆南等地皆有矿物,他领着人按照图上的标记点,在荆北的土地上,挖出了一座银矿,一座煤山。

两处矿产一举解决了荆北的财务问题,也令惶惶无依的百姓重提了对生活的希翼,在其他州府热切关注京畿动向,而无心生产不事劳动时,整个荆北百姓却在凌湙带人一家家的鼓动里,燃起了比往日更加强烈的求生心理,靠着银矿和煤山,使得百姓犹如被注入强心剂般,每日干劲十足的来往奔忙,民心汇集,齐心协力,比任何时候都有生气和活力。

他忙着整顿地盘,恢复民生重启商道,却也未忘记被他刻意往羌族驻地引导的凉羌大军,在京畿众大臣还在为谁最有资格荣登大宝时,凉羌两族的局势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便是老凉王,年老体弱又逢爱孙身死,在众多儿孙的虎视眈眈里,终没能熬过这个冬日,死在开春前的一天,没为空悬的单于位选出下一任继承人,十王在其葬礼上便忍不住拔刀相向,开启了凉羌分裂前奏。

大王子拖着伤重的身体,一头撞进了羌主手里,别说耍威风,连命都没能留下,连同他自己这边的五王、十王,一起被早有预谋的羌主给围剿了。

羌主接收了近十万凉兵,再加上他自己本族的兵力,一举在沂阳山有了立足地,不用再看人眼色行事,其子突峪被封为羌太子。

凉羌二族开始为沂阳山谁做老大的事,进入一段以武论道的阶段,即使知道大徵目前内部动荡,是攻打的好时机,也没有太多心力往大徵派兵,倒叫忙着争夺大位的诸皇子省了心,不用担心外敌会趁虚而入。

只是国无君,则朝事不进,各地百姓在长久诉求得不到解决后,亦开始生起动乱,四处都有效仿当时荆北义军那样,开始集结与不办事的州府官员们对抗,京畿内皇位还未有分晓,大徵各处倒接连起了二三次乱民起义,再加上隆冬暴雪天的灾害,更多的流民开始往京畿涌入。

大徵真正陷入了风雨飘摇阶段,到凌湙将荆北治理的井井有条,民生恢复到人人有衣食时,京畿皇城内的大位之争,仍未有结果出来,六皇子和认宗之后改名为华临誉的凌誉,分别被身后势利裹挟,再加上二人意愿加持,在京中掀起了一场叔侄夺位大戏,五皇子隔空叫板,奈何人不在京畿,影响力终究不如两人有优势,呼声是三人中最小的一个。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凌湙借由师傅左姬燐的引荐,去到了他的族地荆南区。

这是一块连朝廷官员都难以涉足之地,连绵的山脉,高达丈许的灌木林,十几人合抱不过来的百年大树,以及没有秘药连靠近都不能的毒瘴,处处显示着生人勿近的凛冽之姿。

凌湙在那里见到了师傅左姬燐,一直念叨着要为他说媒的圣女,也见识了许多闻所未闻的蛊毒,建在山凹子里不显的寨子,以及数量虽少却精悍的蛊虫大军。

他用铁器和食盐,通过师傅左姬燐打开了荆南市场,在临近荆北最近一块的草甸子上,开僻了独家的南北集贸,在这处集贸交易地上,所有人都不用怕被蛊虫上身,会有专门的驱虫师为来往的每一位过客检查身体,只要来此诚心做生意的,凌湙都可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仅这一条,就吸引到了大徵各地的商队,纷纷组团来进货,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必须品,譬如荆南市面上最紧俏的布匹绸缎,瓷碗陶罐。

在京畿众大人还陷在大位争夺战中时,凌湙已经不动声色的与荆南土司达成了一致,除了商贸这块,他还派出了自己的手下人,对土司手中兵力进行改造培训,顺利让自己成为了荆南兵的总教导。

没有收编,却与收编无异,至少有个什么事,引荆南兵出山一战不费力,尤其在整个荆南民生跳跃式的变好之后,荆南土司以及左右长老,都对凌湙非常认可,早先还对左姬燐提议的婚事有犹豫,之后就变得一起催促了起来,弄的凌湙都不太敢往圣女的住所地走,就怕被人误会,从而生出许多说不清的麻烦。

他不知道,那小圣女暗地里都相过他了。

到春上播种之时,朝廷事农司因未及时将粮种发出,导致多地错过了春耕季,令早因州府不办差的百姓不满心态达到顶锋,一朝崩了心绪,纷纷拿起耕田农具冲向了州府差衙,打砸之后上山为寇。

凌湙望着京畿方向,终是叹了口气。

所有人都在为权势争斗,无人在意那些贫苦求生的百姓,逼人上梁山,最后还要发兵平乱,指尔为贼。

大徵完了。

六皇子最终是撕下了温文尔雅的面具,与凌誉针锋相对,抬出其实为奸生子的事实,让一直被人诟病的婢生子身份,竟有了一丝的优越感,这令远在江州的五皇子笑的打跌,嗤之以鼻的更以母家尊荣打压二人,朝中各派也各执己见,争的面红耳赤不甘认输。

闵仁遗孤的身份确实给凌誉加分,然而,奸生所出也是事实,哪怕闻关二人刻意遮掩,在凌氏满门被诛的旧事翻出后,仍是被有心人给挖了出来,遮无可遮。

凌誉明白,许多人表面对他恭敬有礼,实则背地里都在嗤笑讥讽他,若非他志不在大位,怕早受不了这些人的两面三刀,如今看着他们在自己跟前演戏,明明心里瞧不上自己,却还要对着自己行臣工礼,就不由的产生些暗爽的心理,很类似那种看不上我,却还得跪我的爽歪歪心情,因左右实在无人倾诉,便一封封的信函将京畿大小事都报与凌湙,连自己的心中想法也一并写了去,倒叫凌湙跟着看了好一场大戏。

期间当然也有人想到用凌湙来制衡京中形式,六皇子入京后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听曲大伴的劝告,放了宁氏押在宫中的女眷,和天牢内的男丁,而是同太子一样,产生了用宁氏挟制凌湙的想法,哪怕他入了西炎城,可凭他手里的五万刀营兵,六皇子就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可以颠倒局势的助力。

曲大伴此时才发现,诸皇子在皇帝多年的打压下,一个个养的眼界短浅,自高自大,将自己的尊位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并不考虑时局问题,也看不到自己劣势,只以皇族身份自居,并深信无人敢反抗皇族御令。

他有一种六皇子也成不了事的预感。

而凌誉却说服了闻关一党出面营救宁氏族人的话,用冤家宜解不宜结之言,让闻关二人安排了手下官员上书,要求将滞留在宫内的宁家女眷释放出宫,连同宁氏男丁一起放归侯府。

以此示好远在荆北的凌湙。

袁芨私底下也劝六皇子将宁氏众人放归,可惜六皇子自认未有亏待宁氏众人的地方,都有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并且与袁芨商议,想诏了凌湙上京,用自身“魅力”感化收编他。

六皇子成功拉拢到了袁芨,便也认为肯定能成功拉拢到凌湙。

他犹记得自己当年在京中时,袁芨也不曾多看他一眼,现在不也接了他的请封,视他为主了么?

可见,身份上的改变是能令一个人转变往日旧观的,他以前是个一无所有的空头皇子,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能问鼎大位的资格,是以,他相信,凌湙只要有脑子,就该知道怎么选。

而正巧,凌誉也想让凌湙上京来,倒不是来帮他夺位,而是他疲以应付现今的局势,想尽快从中脱身出来,只有凌湙能将他从这等旋涡里拉出来。

他怜悯的望着小算盘一堆的六皇子,觉得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尤其以招待之名行羁押之实的扣着宁氏众人不放的臭招,简直是在凌湙的逆鳞上蹦跶,偏他还想以此向对方邀功,就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以为凌湙肯定会投他。

袁来运和杜猗要不是有凌湙的指示压着,怕早领了手下人越过天子渡往皇宫抢人了,六皇子那惺惺作态的嘴脸,叫他们都看的想吐,恨不能直接把人绑了丢江水里去醒醒脑子。

要我主拜你为帝?想什么呢!

至秋分时节,关于大位之争仍未有明朗之局,国君位空悬,文殊阁由段高彦领着暂理国事,可有一半地方官是听关谡的,许多政令下达到了地方,都被无视忽略掉了,百姓的日子更加陷入水深火热当中,京畿里也是人人自危,一向热闹的街市白天不见人,连小红楼等旖旎之地也少了纨绔子的流连,全都被家人关在府中静待朝局落定。

阚衡瞅着闻关二人往凌湙处递橄榄枝的当口,联合段高彦将奏请由荒原王出兵平乱的折子递了上去。

朝廷因为两派对大位继承人的争执,在国不可一日无主的前提下,在御座前按了两张椅子,分由六皇子与皇长孙华临誉一起主理国事。

凌誉归宗后,按宗人府序列与其余皇孙序齿龄,当之无愧的居为长,也正因为此,才更有资格与六皇子一争高下,让许多朝臣翻着宗法朝规为他背书身份的尊贵合理性。

六皇子对此气的咬牙切齿,然而对此天生尊位却毫无办法,只能让人一意挖掘其母的污点,试图以母击子的方式,让凌誉失去争夺资格。

连凌湙都没料到一个大位之争,竟然能争上半年之久,也更瞧清了六皇子实际上的优柔寡断心理,行事欠缺决断力,恐怕袁芨和曲大伴都要呕死了吧!

他想的没错,袁芨和曲大伴私底下确实已经呕死了,二人早叫六皇子趁机登位,结果六皇子非要顺天承命之说,不肯留半点污浊于人口,死求一个正统,在大肆替先皇帝操持完葬礼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让礼部准备登基大典,从而错过了最好时机,让闻关二人等到了从北境带兵回京的闵仁遗孤华临誉。

而宗人府那边,似乎更认可皇长孙的继位资格,只要将皇长孙那卑微的生母除去就好,光一个闵仁太子为生父的名号,就够皇长孙受用一生了。

史上又不是没有去母留子之事,六皇子既不占长又不占尊,以侍君父疾为由,并不能单以孝道就居上。

为子为臣侍孝理所应当,不能以此为挟为凭的就以大位论之。

六皇子郁卒,深夜无人时也不知撕碎了多少张锦帛,恐怕也是后悔自己不够果断吧!

再有江州那边五皇子时不时的派兵船骚扰,暗中鼓动接济那些起义军闹事,扩大了大徵各州府官员与百姓的矛盾,让民情激愤,人心不稳,致使朝廷税务颗粒无收,百官三月无奉可领,等等事情全堆叠到一起,已经到了令朝廷对群情无法忽视的地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