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听了这句话,似乎才有了些动静,淡声提醒道:“母后,昭淑妃对上恭敬,对下友善,是宫里出了名的良善人,当初皇上原是觉得她德行兼备,想让她当德妃的,是她自己再三推阻,皇上才给了个淑妃,后又特赐封号昭,以示其品性昭昭,光辉璀璨。”
皇后这话是在提醒太后。
谢润的贤德和封号都是皇帝亲口盖章的,太后张嘴就说她像宸贵妃,岂不是说皇帝有眼无珠,不会识人?
同时也是在拿皇帝警告太后,让太后说话有所顾忌。
再者,太上皇还在呢。
太后公然嫌弃宸贵妃,岂不是也在说太上皇的不是?
皇帝是晚辈,他后宫里的人太后嫌弃也就罢了,可她怎么敢去嫌弃太上皇?!
但太后不听这些话,只道:“怪道刚刚静妃说你偏心昭淑妃,哀家看半点没说错。”
太后和皇后相处,主打一个你说我听,我只负责蛮不讲理。
皇后再玲珑的手腕,遇到太后都要呕几口血在喉咙里。
太后:“她若真贤德,怎么不把五皇子带给哀家瞧瞧?”
“罢了!”太后忽然提高嗓门:“刘嬷嬷!”
刘嬷嬷低着头上前:“奴婢在。”
太后:“你现在带人去昭和宫一趟,把五皇子抱过来给哀家瞧瞧,哀家就是想看皇孙了,看谁敢拦?!”
刘嬷嬷心里苦,忍不住劝诫道:“太后娘娘,如今已经入伏了,外面热气大,五皇子年幼,从昭和宫到慈宁宫一路过来,怕是容易中了暑气。”
谢润是没想到太后这么横,二话不说就要派人去她宫里抱孩子。
现在说是抱孩子,等孩子抱来了,怕是谁都抱不走了。
她不由攥紧手,想到临来前的安排,又悄悄松了手。
刘嬷嬷不想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知刚劝两句就被太后指着鼻子骂道:“你是谁宫里的奴才?!”
“哀家嘱咐你的事情也推三阻四,难道也是被哪个贱人收买了?”
“还不快去?若抱不来五皇子,你以后就去掖庭伺候吧!”
太后是个十分要面子的人,当着六宫的面被一个奴婢拒绝,气的恨不得当场打杀了刘嬷嬷。
可惜皇帝后宫不是太上皇的后宫,限制诸多。
她若打杀奴婢,只怕皇帝得有话说,又想着找个借口送她去陪太上皇。
又恨忠心的武嬷嬷今日不适,没能来她身边伺候,不然她才不会嘱咐这无用的刘嬷嬷。
刘嬷嬷听到太后让自己去掖庭,真恨不得现下就去,也不用再夹在皇帝和太后之中备受煎熬。
皇帝明显不想让太后插手六宫事宜,可太后偏偏不死心,各种折腾,如今还被武嬷嬷唆使动了五皇子的主意。
先不说五皇子是皇帝唯二健康的儿子,再说他生母昭淑妃备受皇帝宠爱,哪里是能随便得罪的?
昨夜武嬷嬷忽然被人拖走,刘嬷嬷已经意识到不对,怕是皇帝知道了什么动的手。
事后她和太后娘娘身边的宫人们编了个谎,只说武嬷嬷生了急症,正躺在病榻上休息,不能来伺候。
直到此时,太后都不知道武嬷嬷出了事。
如今太后又出昏招,竟然准备把五皇子强行抢来抱在身边养。
刘嬷嬷满心纠结,却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去。
去昭和宫的路上,她战战兢兢、满腹忐忑。
她亮出太后的牌子,说要抱着五皇子去慈宁宫坐坐,被昭和宫的人迎了进去。
只是等进了昭和宫,看到抱着五皇子的皇帝,霎时吓得双膝跪地,把一切都给招了。
慈宁宫内,太后还在表她的不满。
这种不满不只是针对谢润,更多的是针对皇后。
谢润手上没权利,太后顶多是看她不顺眼。
但对皇后,那是真的哪哪都不喜欢。
皇后坐不了多久就说身子不适想走。
太后阴阳怪气道:“你要不直接去朝上找皇帝?就说哀家又为难你了,让你请安的时间久了点,以至你身子又有不适?”
皇后:“妾身怎敢?便是身子再不适,在母后面前也得忍着,免得又惹了母后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