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完毕之后,早朝便正式开始了。
第三,早朝阶段
奏报也有流程,
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
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先行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则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算完事了。
接下来便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如果有,便先行呈上。
军国大事,军事为先!
之后便进入了早朝最重要的环节,“奏事”环节。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此称为“打扫”。
意思是大家听好了,我要出班奏事了,都不要跟我抢,
以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尴尬。
而一旦出现这种尴尬,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打过招呼之后,要奏事的官员便迈步出班,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
奏事之时不用口语,而要大声朗读奏章。
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
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奏事完毕之后,由御史、鸿胪寺先后出班,上奏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毕了。
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
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由于有朱元璋这个勤劳的皇帝做榜样,明朝前期的皇帝早朝通常都是不停歇的,日日举行!
即便恶劣天气,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严寒酷暑也要举行。
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严寒酷暑这样的天气,品级高的官员还好,在太和殿内,
但品级低的官员就倒了血霉了,不能打雨伞,只能硬顶着。
每年都会有一大堆,淋雨病死得京官,
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好身体,在明朝还是不要当官为好,
不然拖着病体办公,能做好事情才怪,关键还有生命危险,
明朝的官员动不动就群殴,之所以如此,和老朱同志的科举制度有关,考取秀才之后,官府不能对秀才动刑,
官府是不能动刑,但秀才举人之间可以群殴啊,
对此,老朱同志估计不仅不会制止,还会鼓励的。
所以在大明朝当官必须得有个好身体。
当然这样的日朝朝会制度,注定不会长久,
因为人人不是老朱同志,没有那样的精力,关键是有老朱自己还把大朝会,给分为好几个等级。
子孙后代,当然有样学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日朝朝会还是能如期举行的。
但到了成祖朱棣继位后,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对日朝朝会变得不太重视,
关键是太累,还无用。
到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成祖朱棣开始在右顺门内的便殿开始早朝,
七年后,朱棣实在是顶不住了,日日每天晚上12点就起,谁也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