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大宋武王 > 第48章 秋后算账(第1页)

第48章 秋后算账(第1页)

每天上午,赵立庆都会在文德殿悉心批阅奏本,下午则会去做些别的事,比如到虎卫军营地、武器院、城南的几个作坊以及四海贸易等地走走看看,有时甚至会在汴京城内随意地转转。

半个多月过去,赵立庆逐渐恢复了心气,也想通了一些事情。他深知,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于是,他决定从改变底层百姓的认知入手,着力提高全民的识字率。

在大庆殿的朝会上,商议完几件小事之后,赵立庆环顾四周,缓缓说道:“这两年朝廷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应当在教书育人方面加大投入,至少要在每个县开办一间免费的学堂,让那些想读书却又没钱读书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多学点文化知识。”

欧阳修随即出列,说道:“殿下此话甚善,此举措能够让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读书认字,对于大宋的未来,无疑是一桩极大的好事。”

“那就这么定了,政事堂尽快拟个章程。”赵立庆一心只想从最为细微之处做起,努力提高民智。

九月下旬,秋收基本结束。燕云地区的粮食和棉花都有着不错的收成,河中省尽管移民的数量尚且不多,但在王安石和苏轼的努力之下,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果。粮食种植的规模不大,仅够百姓的口粮,不过大面积种植棉花所获得的收成,让百姓们个个喜笑颜开,毕竟种棉花的收益可比种粮食高得多。

“四海贸易”在十三个县所租的土地全都种的是棉花。由于种植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月,收成稍微差了一些,然而百姓的收益与以往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一亩地只需交给“四海贸易”一成收益外加两百文,如此算来,总的只交了一成半多一点的收益,其余的收益全都归自己所有。

虽然地主也给那些未退地退租的百姓减了租子,但是和给“四海贸易”种棉花的百姓相比,收益至少差了一倍。

县衙开始派人下乡向地主们收税,以前是向佃户们收,如今改成直接找地主收,地在谁的名下就找谁收。

那些不愿意减租或者没把地租给“四海贸易”的地主这下可惨了,地荒废了一年,还要按照平常年的收成定额交税,而且又不敢不交,毕竟虎卫军就在家门口。

今年收税的速度在这十三个县是有史以来最快的,“四海贸易”直接用现金结算了一半多的税款,剩下的那些地主在虎卫军的监督下,也老老实实地交税。

没参加退地退租的百姓纷纷找到地主,把地给退了,地主们也想通了,直接把地租给“四海贸易”省心省事,起码还能保证一年一亩地能拿到两百文,总比亏钱要好。

燕云地界的山东省和山西省,西北的河中省,还有陕西、河东、河北三省的十三个县,很快就通过“大宋银行”把今年的税款汇入户部的账户。

这是赵立庆特意安排的,就是想瞧瞧朝中会有怎样的反应。

除了以上那些地方,其他地方的税收就没这么顺利了,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原来那些不用纳税的田地上。那些已经习惯不交税的士绅,如今突然要让他们纳税,简直就如同拿刀割他们的肉一般。

到了十一月中旬,很多地方的税收都没收上来一半,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地方的士绅带头抗税的情况。这其实是朝廷和士绅之间的博弈拉扯,与普通老百姓毫无关系。

赵立庆让“大宋月报”专门撰写了几篇文章报道那十三个县退地退租的事,并让“军情卫”派人到处给百姓念报纸。

又到了朝会的日子,大庆殿内因为税收的事吵了一个多时辰。有官员认为应当慢慢来,操之过急可能会引发动乱;也有人觉得要强硬一些,一旦朝廷妥协,以后就别再想收那些人的税了。

赵立庆让人搬来一把凳子,放在龙椅前面,然后坐下,说道:“站久了腿受不了。”

一个御史和户部的一个官员已经吵了两刻钟,互不相让。欧阳修出列大喝一声:“好了,别吵了!”然后转身躬身说道:“殿下,您拿个主意,这样吵下去不是办法。”

赵立庆起身往前走了两步,说道:“诸位已经争论了快两个时辰,这样下去再吵三天也不会有结果。既然陛下已经确定了免税的田亩数额,又降低了田赋,如果不能如数收上来的话,朝廷拿什么来供养边境的将士,拿什么给诸位发放俸禄?定个最后期限,最晚到明年正月。”

“殿下,如此强硬恐怕会让士绅们对朝廷心生不满,导致社稷不安啊。”

“是啊!殿下,事缓则圆,应当慢慢来。”

十几个官员纷纷出列劝阻……

赵立庆走到他们面前,说道:“诸位要是觉得朝廷把他们逼得太急,可以拿自己的俸禄帮他们把税交了。”

转身又对政事堂的几位宰相说道:“行文各州县,告诉那些士绅,如果在最后期限还不交,虎卫军就上门去收。”

散朝后,赵立庆直接前往福宁殿,将朝会的事向赵祯详细叙述了一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立庆,那些人不会乖乖就范的,你有什么后手?”

赵立庆戏谑地说道:“除非他们敢造反,不过就是借这些士绅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明天就让虎卫军往各省各派一个团,那些小伙子从北边回来闲着没事干,正好出去转一圈。”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朕现在担心的是其他地方效仿那十三个县,会引发更大的混乱。”赵祯的担忧不无道理,已经有不少地方出现了退地退租的情况。

“父亲,以后我不会让‘四海贸易’插手,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河中省还缺不少人,正好移民过去,那些地主想要过安稳日子,就不得不减租。”

“既然你都安排好了后手,那就这样吧。朕已经在宫外准备好住所,过完年就禅位给你。”

那次刺杀事件过后,汝南郡王府就一直空着,赵祯年初便让人去翻修,如今已经完工。他是真的不想再当这皇帝了,每天找几个同样没事干的王爷勋贵,打打台球和麻将,日子过得那才叫惬意。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确实是累了。

他不想继续当皇帝,赵立庆要是搬进皇宫,以后连出城都会变得麻烦,这可不行。“父亲,您再当两年,以后我尽量不拿政务麻烦您,我住在宫外做事比较方便。”

“一年,最多一年。”赵祯比着一根手指头。

“行,一年就一年,不耽误您打麻将,我去文德殿。”赵立庆心中暗自吐槽:您住哪不是一样打球打麻将。

第二天,虎卫军上次没去北边的九个团出发了,正好前往南方的九个省。北方剩下的几个省则是通过抽签才决定哪些团去,小伙子们都喜欢出去外面转转。

几个月的时间里,武器院的周大成经过无数次的改进,总算做出了让赵立庆比较满意的栓动步枪。子弹是用铜做的弹壳,打完一发还能把弹壳从弹仓拿出来,以后可以循环利用。

只是这时代的冶炼工艺太过落后,打几发就要更换好几个配件,一根枪管也要一个工匠花费二十几天才能钻出来,这样的武器显然无法装备给军队。

赵立庆只能让周大成继续努力研究,自己也实在没办法再提供什么有用的意见,因为脑子里知道的所有知识早就全告诉他了。

喜欢大宋出了个武皇帝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宋出了个武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