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辛苦的时候,吴宇恒连着两个季度没有休息一天,季静那时候也忙,两个人每天只都给对方留句“安”“忙”“要忙死了”“好累”“不累”“注意休息”之类的留言,倒是回复时间最长也不会间隔一天,因为不管多忙,他们都会在睡前和醒来后看一眼手机。
这么多年,已经成了习惯。
加入国际级别的游戏公司,工作流程跟季静这样白手起家的完全不一样,吴宇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像个螺丝一样,得顶头上司指哪打哪。
要在一串要求的条条框框里面,画符合主题的画。
这对充满锐气的学生们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内特就因为受不了这个,从大厂辞职,加入了达莉亚她们的独立游戏工作室,抛去名与利,为自己画画去了。
但吴宇恒没有这么做。
在条条框框的约束下画画很困难,可还没困难到无法完成,这反而能成为他另一种作画的方式。
如果把这个过程比做一个游戏,达成一个条件,便可以获得一个分数,那么他执笔的过程,便是操作手柄的过程,他要带着他的画作不断取得分数,最后突破那条终点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何把所有人的想法,都整合到自己的画上,画出一张,连傲慢与偏见都无法否定的画作,对他而言,具有无限大的乐趣。
无论是有道理建立还是没道理的否定,都会给他提供全新的视角,他喜欢这个过程。
一张被否定,他可以画出十张,十张被否定,他还可以画出二十张,三十张。
那些偏见之人的词汇库都用完了,他的灵感也不会枯竭,总能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资本逐利,就算他是个外籍亚裔,谁又会跟钱过不去呢?
他的画就是最受欢迎最赚钱的。
所以主美的位子,争争抢抢,吵吵嚷嚷,还是由他坐了上去。
季静由衷地为他开心,也真心的以他为骄傲。
积累了那么多年,他终于坐上了这个位置,把自己从童年期就不断构思补充的画集推到了台前,几乎是,以他的画集为主题量身定做出了这款划时代新游戏——《novarisg》,即《新星崛起》。
只是,她们的游戏会跟吴宇恒撞档这事,多少有点出乎季静意料了。
难道这就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吴宇恒回复给她一个“叹气”的表情包:【我这叫,主持公道。】
“飓风”作为业内大牛,八十年代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子游戏,展至今,海内外粉丝无数,国内大部分游戏迷,都是玩着“飓风”的游戏长大的。
这些人会吹“飓风”新游,再正常不过了,但用豪华巨制的《nr》踩《花果录》,这就有点离谱了。
玩“飓风”的,根本就不会在意“梦游”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型工作室,国内游戏虽然刚刚起步,可这样的小型工作室实在太多了。
《花果录》又是主打的休闲经营玩法,跟“飓风游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谁会这样去对比呀?业内的人稍微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营销策略。
《花果录》相关消息早就布了很久了,网上吵吵嚷嚷的关注度一直很高,《nr》则是最近才拿到国内版号,这次的实机演示,是国内运营公司全网布的第一条游戏宣传。
布的同时,就出现大量评论,不断地在《花果录》的留言中提及《nr》,吴宇恒这个个华人主创的身份都被当做了营销点,这是谁的手笔,实在一目了然。
他对季静略感歉意。
他知道,虽然她看起来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可每次跨界的巨大风险都会等比转化成压力,结结实实地压在她身上。
自己团队精心制作的作品,被这样挖苦讽刺,任谁心里都会不好受。
季静看着手机,想象大洋彼岸的吴宇恒眉头皱成“川”字的模样,还有点开心。
她敲着键盘回复:【网络上这些事,不怕骂,不怕夸,只怕没人理,你们的国内代理,这波巨大营销费砸下去,倒是给我们省钱了。】
吴宇恒在国外大厂杀出了血路,但对网络舆情是知之甚少,这部分,季静可太懂了。她靠这个起家的,早就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起起伏伏,再离谱再没道理的骂声都听过了,现在这点“拉踩”她完全不在意。
唯一在意的是——
【“花果录”和“nr”的上线日期,是不是也在同一天呀?】
老吴笔下的星空到底能被构建成什么样子呢?她还有点期待。
手机对面的吴宇恒笑着回复她:【完全不同的工作量,怎么可能同一天。大概前后要差一整年。】
季静回了个“点头”的表情包,心里有点小失落,不过,一年就一年吧,总也能玩到!到时候,她必须跟老吴讨要一个独家限定版!
在这样的你骂我夸讨论氛围下,《汴京花果录》终于在八个月后,正式上线。
上线第一天,吴宇恒的“画”直冲热搜。
被一些网络粉丝称为“真正的游戏人”“拳打‘梦游’脚踢‘花果录’”的大神画手“吴不语”,居然给《汴京花果录》手绘了开服贺图!
喜欢重回十五岁后成为画圈大佬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十五岁后成为画圈大佬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