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明月照君心 > 青山古寺(第2页)

青山古寺(第2页)

而眼前这座古寺朴素得甚至有些寒酸,三殿直接合一,也不知道诸天神佛挤在同一屋檐下会不会打架,後院只有东西两座厢房,条件可谓相当艰苦。不过舒怀玉很快发现,先不管佛菩萨们嫌不嫌挤得慌,僧人倒是丝毫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自打她进了山门,连半个人影都没见着,这座寺里住着的大概只有小沙弥和他的师父两人。

小沙弥收了伞将舒怀玉引进大殿,大概是为了省烛火,殿内只孤零零地点了一盏长明灯,跳动的灯火在端坐莲台的佛祖脸上投下柔和的影子,一只飞蛾轻轻地落在佛髻上,没有舍身扑火,古佛与虫蝇在沙沙的雨声中各得其所。

殿内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人,那是个看不出年纪的中年人,可能四十几岁,也可能五十几岁,正打着赤膊站在墙根拧外衫上的水。中年人脚边放着蓑衣和斗笠,大概也是来躲雨的,他见有舒怀玉进来,笑了笑将半干的衣服重新披回身上。

“那位是个居士,好像很了不得,师父对他很尊敬呢。”小沙弥附在舒怀玉耳边小声道:“师父应该在後院泡了茶,我先去帮忙。”

小沙弥抱着两把伞往後院去了,舒怀玉见那居士在看她,便行了个点头礼。佛门中有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後者常被称为“居士”,也受三皈五戒,只不过不住寺庙,修持在日常中进行。

那居士相貌平平,往人海里一扎便会消失不见,他合掌回了个礼,眼眸低垂,没有诵佛号,却莫名给人一种宁静安心的感觉,仿佛在他平和厚重的目光注视之下,连大闹天宫的泼猴都会俯首,自愿带上金箍。

舒怀玉对那居士颇有好感,其实凡人中学佛问道的与修士在某些方面很像,都图六根清净,求一尘不染,都爱往山里林子里钻,而身在樊笼中却还能安心求道之人少之又少。

许是那居士气质过于特别,又或许是她此时心里实在空得发慌,竟破天荒地主动搭了话,“大师身在凡尘却有如此境界,晚辈佩服。”

“哦呦,这可不敢讲,我可不是大师,按年岁我才是晚辈嘞。”居士似是看出她是修士,便哈哈一笑摆了摆手。

居士笑过後见舒怀玉仍在看他,便道:“人们常说‘误入尘网中’,可我觉着市井与深山倒没什麽分别。”

他见舒怀玉若有所思,眼神更和蔼了些,接着道:“道不自器,为世间一切法。也不是说在家弟子就比出家弟子有定力,大家都一样,很平实,很普通。”

“清静无为是大道,滚滚红尘也是大道,一切世间之事处处都可使人悟道。”

居士的声音不大,却如青磬一般在并不宽阔的大殿中回荡,舒怀玉在原地怔愣良久,忽然恭敬地行了个礼,“多谢先生说法,晚辈受教。”

“我可没有说法,说错了可是大罪过,我要下十八层地狱的嘞。”居士又笑了,风趣地一转话锋,“不过你们修士的本事都很大,御个剑把我捞上来很快的。”

舒怀玉看出居士有意有开解她的心绪,她平日里总是一副七情不上脸的冷淡模样,只是短时间内遭逢太多变故,此时顾不上掩饰情绪,勉强挤出一个似笑非笑的惨淡表情。

“你们修士不常来庙子里吧。”居士淡淡一笑,“既然来了,点柱香吧。”

正如居士所言,极少有修士供奉神佛,因为他们自己便能呼风唤雨,反倒经常被凡人奉若神明。许多修士笃信天道,但往往畏惧大于崇敬,更别说虔诚地信仰了。

居士丝毫不将自己当外人,走到香案前轻车熟路地一阵摸索,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扒拉出一柱香来。

舒怀玉本想说自己不信神佛,但话到嘴边转了一圈,开口时却变成了,“我不知道拜什麽。”

比起信命,舒怀玉更愿与天争命,比起求神佛庇佑,她更愿相信能够通过自己双手得来的东西,若放在一个月前,她或许还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替沈明澈求个平安,但如今斯人已逝,她想不到自己该求什麽。

那香许是受了潮,居士点了好几次才点燃,他将其递到舒怀玉眼前,平静地道:“不知拜谁,那便拜自己吧。”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心中有佛,你便是佛。”

舒怀玉默默接过那支香,静静地看着白烟自香头一点微弱的火星袅袅升起,再被门口刮进的凉风吹散到昏暗的灯光里。她想,自己大概是疯了吧,才会跟着一个不认识的小沙弥进了一座荒山野岭的破庙,听一个语焉不详的居士说法,拜一无所成的自己。

那香燃起来的时候,有一股熟悉的味道,舒怀玉这才意识到沈明澈身上那股浓郁的檀香味是什麽。

那是庙里香灰的味道。

她捏着那支香无声地跪在香案前陈旧的蒲团上,面前的佛像没有金身,是货真价实的“泥菩萨”,泥菩萨没有七宝供奉,几碗清水聊表心意。那几尊舒怀玉叫不出名字的佛菩萨像旁边放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圆石,貌似是这案台上最精致的物件,她忽然想起沈明澈好像也有个差不多的东西。

舒怀玉觉得自己可能真有点大病,那人天天在眼前晃荡时,她总是嫌烦,而他不在了之後,她看到什麽都觉得故人笑貌犹在,无计可消除。

门外的雨依旧在下,晶莹的水滴在檐角垂下串串珠链。

她将香夹在指尖,闭眼合掌的瞬间,案几上摆着的圆石散发出淡淡的光华,一瞬流光中,耳畔万籁俱寂,她仿佛坠入很深的梦里。

梦中,有故人款款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