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还是先解决那些难民吧,女儿也想为娘亲出一份力!”
苏慧如失笑:“好孩子,你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既然朝廷还未有旨意,那为什么不把这些城外难民分流到其他城池”。
“傻孩子,这可是边塞,城池之间的距离遥远,让他们单独上路只怕遇到蛮族劫掠,要护卫他们更是需要银钱米粮,这些费用朝廷可不会出。”
云瑶点头继续道:“既然不能分流,那就以工代赈!”
纪慧如眼睛一亮:“怎么个以工代赈?”
“娘,这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单靠侯府和募捐又顶的了多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哦?你仔细说说。”
“女儿觉得,周边有不少村落,听闻少将军昨日还救下一村妇孺,都是难民,不如打乱了,让他们重新组建村庄。”
“或者我们可以请知府派出衙役,将这些人划出一片新村,让他们自给自足,开荒种地,或者是进城务工,如今即将入冬,无论哪里,想来势必会缺少劳力。”
苏慧如眼前一亮,心中怦怦直跳,这主意可太好了,打乱了这些难民,就不怕他们聚众闹事。
以工代赈,还可以领取米粮,一家老小好歹也能有口吃的饿不死,总好过都呆在城外等死。
“好,好,真是好主意,瑶儿,你可真是娘的福星!我这就给候爷写信……”
这直白的夸赞,让云瑶不由汗颜,这哪是她的主意,这可都是华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玩谋略,咱们华夏才是祖宗,而这也是最直白的阳谋。
老百姓求的也不过是活着,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城外那些难民只是没有她这么幸运,抱上了侯府这棵大树罢了。
云瑶回到自己的小院就沉沉睡去,早上起的早,又忙活吃瓜看戏大半天,再接着又是大哭一场。
身上的伤口隐隐有些疼,为了早日恢复,她决定所有的问题都丢一边去。
景山候收到自家夫人的信时,脸上不由露出笑意,这还是夫人来了边塞头一回给她写信,应该是想他了吧。
打开一看他眼中露出震惊,不过就两日没回去,她家夫人居然就认了个干女儿?还给她出了个分流难民,以工代赈的好主意?
这让他立即想通这样做的好处,眼中不由越来越亮,当即他就将营中事务交给副将。
领着一小队护卫,快往东离城赶去。
云瑶这一觉睡醒,只觉神清气爽,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她觉得身上的伤都好了大半。
红玉服侍她用了早膳,这才通知她候爷回来了,吴真真也送来了请帖,邀请她午后出门喝茶。
云瑶一听,赶紧收拾利落,略有些忐忑的往正院走。
“侯爷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想到要见我?”
“听说昨晚后半夜回来的,一大早夫人就让丫头来能通知要见姑娘呢!想来是认了个好女儿,候爷高兴坏了。”
云瑶这几天听的最多的,就是景山侯英勇无敌的英雄故事,放在现代,怎么着也得是大将级别吧。
这样的大英雄一大早就要见她?想来是跟候夫人认她做女儿有关,她见了候爷要先说什么?他会不会厌恶她的孤女身份?
主院里此时果然有些肃穆,丫头小厮各司其职,一个个走路带风,这也使云瑶挺直了脊背。
“侯爷,夫人,四小姐来了!”
纪凌云喝茶的手一顿,四小姐?这称呼还真是新奇,他带着好奇和审视的目光迎向进门的云瑶。
“瑶儿,快过来见过爹爹。”
一脸明媚的苏慧如,整个人犹如盛开的牡丹,脸上带着红霞,却亲切的拉着她向纪凌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