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可有我的份?”跟在周莹身后陆离闻言,笑着问道。
“自然是有的,今日多亏了陆小郎君,我才能这般顺利。”沈之禾笑着应道,瞧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大雪之中,这才关上门窗,瞧着还在灶台前忙前忙后的王二娘,顿觉一阵烦恼,自己一时心软将人留了下来,但另一间卧房里头堆满杂物。
“二娘子,今日要委屈你在杂物间住上一宿,明日再将那间屋子收拾出来。”
说罢,沈之禾朝卧房走去,好在柜子中还有两床被褥,倒也不担心,王二娘会冻着,明日不如在歇上一日,带着这两人去集市瞧瞧,取暖的炉子要卖买,炭火也要买,还需买些食材与酒水,说不准那陆郎君也会跟来。
她怀中抱着被褥往一侧的杂物间走去,说是杂物间实则不然,那处原本是阿爹给之安准备的房间,但还未住到几日便搬去了镇子那头的沈家大宅,自己来了此处,一直与之安同睡一间屋子,这边也就当成了杂物间。
说乱也不乱,只是许久未住人,落了不少灰尘,沈之禾正要将灰尘掸去,跟在她身后的王二娘快步从门外钻了进来,“沈小娘子,我来便好。”
接过沈之禾手中的鸡毛掸子,手脚麻利地将床上的灰尘掸去,随后将被褥铺好,那被褥摸着倒是比自己在家中的要厚上一些。
还未反应过来,王二娘怀中被沈之禾塞了一个包着棉布的汤婆子,“天寒,明日你同我一起去趟集市,找几个匠人来将土炕修一修,好了,早些睡吧。”
回到卧房的沈之禾,将房门从里头锁住,看着窝在被子中睡得极香的沈之安,心头软软的,她快步走至柜子前,将上头的瓦罐取了下来。
抱着瓦罐走到床边,将里头的银钱悉数倒出,在自己未去周家前,小笼包与馄饨卖得极好,光馄饨就赚了六百三十文,小笼包赚了四百文,红豆饼倒是未卖掉多少,只赚了周莹那三十文,东坡肉赚了六百文,再加之周尧给自己的五两碎银,还有那位姓吴的郎君二两,除开自己买食材的银钱,手头倒是有七两银钱。
忽然她似是到了什么,翻身下床,从包袱中取出今日离开时周夫人塞到包裹中的小荷包,沈之禾掂量了几下,分量不轻,拆开一瞧只见里头塞着一张面额五十两的银票,底下还藏着四五颗花生状的银裸子,估摸着倒是有个十两重。
周家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手就是阔绰,眼下看来自己手中也算小有存款,沈之禾将五十两银票塞入瓦罐中,片刻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从里头取了出来,塞到自己的枕头中。
心想还是日日枕在头底下比较安心。
次日寅时,屋外传来几声鸡鸣,沈之禾迷迷糊糊睁开眼睛,耳朵微动,听到屋外传来些许动静,顿时清醒了过来,取过一侧的棉衣披在身上,轻手轻脚朝门口走去,紧张地手心冒着冷汗,她目光扫过四周,寻找着趁手的武器。
屋外的人,大约是听到了沈之禾的动静,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后停在门前,沈之禾心跳极快,顺手抓起门边桌上的烛台,站在门边。
“小娘子可起了?”王二娘的嗓音在外头响起。
这才放下手中的烛台松了口气,沈之禾心中暗道自己竟忘了昨日将她留在了家中。也难怪,自从自己来到大邺,身边便只有沈之安一人,如今家中多了一人确实有些不适应。
“起了。”说着,沈之禾拉开了门,堂屋一片整洁,昨夜自己嫌弃的那点水渍清理得干干净净,“你怎起这般早?”
透过堂屋白棉纸糊着的窗子,外头还是漆黑一片,鸡鸣声倒是此起彼伏。
“平日里便是这个时间起床,习惯了。”顺着沈之禾的目光落在堂屋昨日的那处脏污,王二娘低着头,局促地握紧手中的扫帚,“瞧着堂屋有些脏,我便打扫了一番。”
“再去歇一会,我们今日不出摊,无需起这般早。”沈之禾唇角露出一抹安抚的笑意,紧了紧披在身上的棉衣,不自觉打了个哈欠。
回笼觉睡到卯时三刻,沈之禾才醒来,她翻身起床,快步走至灶房,炉子上的水还是温热的,正好用来洗漱,她翻了翻家中仅剩的食材,当即决定煮锅瘦肉粥,将肉丝切成细长条,泡入葱姜水中,心中暗道一声可惜,如今没有皮蛋,不然煮上一碗热乎乎的皮蛋瘦肉粥,但是多么美味。
与泡了半个时辰的白米一同放入砂锅中炖煮,待到沈之安起床时,砂锅中的瘦肉粥已经熬好了,沈之禾招呼着沈之安去洗漱,自己则从一旁的瓮中取出三枚咸鸭蛋,洗净煮熟,就这么摆在盘子中。
“之安,去喊二娘子吃饭。”沈之禾用抹布包着砂锅两侧将其端起,放到木桌上,掀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
不过片刻,王二娘便跟在沈之安身后踏入灶房,瞧着桌上摆着的三副碗筷,快步上前,“小娘子方才为何不唤我,虽然我手艺不佳,但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
“今日不出摊,我一人还忙得过来,到明日出摊,我肯定是要你帮忙的。”沈之禾笑着取过一枚咸鸭蛋,将尖尖的那头在桌上敲开,剥开一个小孔,筷子往里头一扎,红油便冒了出来。
昨日炒饭未得其趣味,今日这瘦肉粥倒是补上了自己吃咸鸭蛋的趣味,自己在后世所食用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眼下自己腌制的虽比不上高邮咸鸭蛋,但也算是油多,味道也不错。
另外两人瞧着她的动作,有样学样,也是敲开了尖头,用筷子挖着吃,确实别有一番趣味。
还有五日便是年关,集市上的年味越发浓郁,街边卖小玩意儿的摊位上挂满了满是喜庆桃符,旌旗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沈之禾心中惦记着土炕一事,扭头望向土生土长的王二娘,“二娘子可知这集市中,何人能修火炕?”
“集市东头的王铁匠家便能修,小娘子眼下可是准备直接去?”王二娘在秦家做工多时,虽说性子内敛了些,但对集市自然是比沈之禾这个外来人口要熟悉得多。
瞧着她点头,王二娘便领着沈之禾朝那铁匠铺子走去。
集市上来往的人极多,沈之禾紧紧地牵着沈之安,生怕他走丢,三人脚程不算慢,未过多时便走到集市东头的铁匠铺子,正要进去之时,却瞧见不少人围在不远处的巷子口。
隐约间还听到了女子的哭声,沈之禾心中好奇,抬脚靠近,却听到一阵熟悉的嗓音,她瞬间收住脚步,垫着脚越过人群,心中暗道,果然是孙琴,一向要面子的她,正坐在地上正指着对面容貌清秀的妇人破口大骂。
沈之禾有心看戏,但又怕引火烧身,只要无奈叹了口气,领着两人踏入铁匠铺子。
铺子中人不多,只有一位身形健硕的男子在打铁,“小娘子要些什么?”
“我听闻你这铺子可以修火炕?”沈之禾目光扫过四周,墙上都是挂着铁器,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火炉,瞧不出有修火炕的迹象。
“能修,我赵家铁匠铺子自然能修,我阿兄就是修火炕的,只是火炕不是一时就能修好的,天这么冷,小娘子不如先买个火炉?”赵铁匠打量着眼前的小娘子,衣着朴素但那气势瞧着不像是普通人家,殷勤推销。
她本就打算买暖炉,这赵铁匠也不算唐突,“您这暖炉多少钱一个?”
“小娘子,如今铁价大约是三十文一斤,您瞧瞧这炉子少说得要五十斤,便是一千五百文,您若是要,这加炭火的火钳我便宜卖你如何?”赵铁匠翻了翻取出一把火钳,估摸着也有个一斤重。
“我买两个,算我二十五文一斤如何?”沈之禾接过火钳掂量了几下,俯下身子敲了敲火炉壁,做工十分细致,心中满意,面上不显,暗自盘算要是自己每斤能压下五文钱,自己便可以省下不少银钱。
闻言,赵铁匠眼睛瞪大,正要反驳,沈之禾又开口道:“您瞧,我在您这买了炉子,还要找您阿兄修火炕,可是大买卖,回头我开了食肆,要定制铁锅也必然是找您,这是长久的买卖啊。”
原本有些不喜的赵铁匠,被沈之禾画的大饼当头砸晕,大约是做这一行的多少有些四肢发达,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忽悠着收了银钱。
第32章护院
数十斤的暖炉落地,激起地上的尘土,沈之禾看着那只将近半人高的暖炉傻了眼,心道自己今日未出摊便没推车,眼下该如何将这火炉运回去。
她望了眼自己身后的一大一小,王二娘那细胳膊细腿瞧着就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更别提自己牵着的沈之安了,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赵掌柜,这炉子能不能给我送回去?”
扫了眼三人,赵铁匠心中有数两个年级不大的女郎带着一个小娃娃,自然是搬不动炉子,他将手中的镰刀放下,“要送的话,等我阿兄回来去你那看炕的时候,我让他一并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