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很快就又振作了起来,真好,他马上也要跟惊蛰哥建立属于他们的小家了。
正聊着,村里先前受过冯金玉恩惠的村民前来给冯立夏添妆。农户人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都是些三五文的络子或者新碗筷。
冯金玉一律谢过,替林立夏收进嫁妆箱笼里,有人好奇冯金玉都给林立夏准备了什么嫁妆,探头一瞧,瞧见半箱笼颜色漂亮的皮毛,惊讶出声:“呀,金玉,你可真舍得,这些全都给立夏做嫁妆了?”
冯金玉翘了翘唇:“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只有我有的,我都恨不得给我的孩子们。”
众人噎了一下,心想我们还真没有看出来你冯金玉是这么个大公无私的人。
冯金玉才不管她们怎么想,她开心就好了。
见过林立夏一箱子皮毛嫁妆的,有那好事的,想到先前赵香花说冯金玉家只有烂皮子,回不起宋家聘礼一事。看热闹不嫌事大地到村长家的屋檐下,把这好事特意跟赵香花一说:“哎呀,今儿可开了眼了,冯金玉可是给立夏准备了一百多张皮毛做嫁妆,就算一张卖五文钱,都得有小一吊银子了。”
为刺激赵香花大家还越说越夸张:“这还是些不值钱的皮毛,谁知道那压箱底放了些什么更值钱的。”
他们这儿的习俗,新媳妇新夫郎的嫁妆可以看,但不能看人家的压箱底,有些媳妇夫郎就指着压箱底过活呢,要是提前透露出来,叫人猜到了底牌,不就好被人拿捏了么。
可这么些年下来,嫁闺女哥儿的多了,大家的压箱底又都大差不差,看也看会了。面上放的是普通些的布匹,下面压的定然就是更贵的布匹,面上放的是铜钱,底下压的就是银子。因此大家猜测林立夏的压箱底是值钱的皮毛,也不是无的放矢。
但赵花香任由她们说什么都不相信:“他们要是有这能耐,早发财了,还用等到现在。”
村长媳妇刚也跟着她们去了林立夏家,确确实实见过那些皮毛,这会儿见赵花香不信,出来作证道:“赵婶,是真的,我不仅亲眼见了,我还上手摸了呢。”
赵花香顿时说不出话来了,别人能被冯金玉收买,帮着她说话,这村长媳妇总不能也被冯金玉给收买了吧。
难道那冯金玉走狗屎运要阔起来了?
“……”
桃源村,宋家。
自宋福堂回家后,家里的吵闹全都平息了,大家开始井然有序地给宋惊蛰筹备婚礼。
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煮红鸡蛋、炸果子、擀裙带面、做合欢饼、熬喜汤;厨房外面也紧锣密鼓,借桌椅板凳,到各家请人上门喝喜酒,帮着找各种需要的东西。
这边没有让新郎君搬搬抬抬的,闲不住的宋惊蛰原打算撸起袖子到灶房打个下手,人还没踏进去,就被屋里的人给赶了出来:“走走走,身上沾了油烟可不好洗。”
宋惊蛰转悠了一圈,没找到需要自己帮忙的,打算回屋再把自己的屋子拾掇拾掇,却见宋白露什么都给他做好了。
连花生莲子之类的物什都给他放好了。
宋惊蛰走过去问她:“姐,你现在就放了,我今晚怎么睡。”
宋白露这都铺陈好了,转过身看到宋惊蛰,这才想起明儿才去迎亲,今晚宋惊蛰还得对付一夜。她又把放好的花生莲子往里面拨了拨,空出个给宋惊蛰睡觉的地方:“就这样凑合着吧。”可算是给宋惊蛰找了个活:“行了,你去外头把宝碌叫进来压喜床吧。”
宋宝碌,宋家兴的儿子。
宋惊蛰低头看了眼在床边上趁着宋白露不注意,就把手伸进被子里找找花生莲子吃的施银杏,把她给抱起来放床上:“这不是有个现成的,何必舍近求远。”
宋白露张了张口,想说她家银杏是女娃啊,可见宋惊蛰只喜欢银杏,对大堂哥家的宝碌不怎么热情,心知他这是喜欢女娃呢。
农户人家都喜欢生儿子,因为有了儿子就意味着有了壮劳力,家里田地不愁没人打理,可也不是没有不喜欢女娃的人家。
就好比她们家,她爹娘对男娃女娃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偏疼谁。
“行吧,银杏就银杏。”宋白露觉得宋惊蛰这是遗传了他爹娘的,反正男娃女娃都是他的娃,叫谁压喜床都一样,对着施银杏道,“杏儿,在你舅舅床上滚两圈。”
“哦,好。”施银杏突然被抱了起来,还以为自己偷吃被发现了,吓得手里刚咬了一半的莲子都掉了,听她娘说让她滚床,一颗小心这才放了下去,自个蹬掉小鞋,笑嘻嘻地在宋惊蛰床上打着滚。
宋白露看着她那个机灵样,就忍不住好笑,这才几岁啊,就知道跟她耍心眼了,就她那点小伎俩,她早瞧见了。
“这不挺好。”宋惊蛰听着施银杏那乐不可支的笑声,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喜庆还不淘气的样子,不比让宝碌给他蹦床舒坦。
“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那林家哥儿喜不喜欢。”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家孩子,听宋惊蛰这么一说,宋白露喜笑颜开的,但她没有忘形,想起林家哥儿来,提点了弟弟一句。
说起林立夏,宋惊蛰满眼都是笑意:“他喜欢。”
宋白露好奇:“你怎么这么肯定。”
想到林立夏的乖巧懂事,宋惊蛰眼底的笑意渐深:“我喜欢他就喜欢。”
“渍。”宋白露被他的样子酸到了牙,心里也更好奇了,“到底长什么模样,让你和娘这么夸赞。”
宋白露提前好几天就回来了,她本想着早些回来,早些去稻香村见见那林家哥儿。谁知道她还没去,她娘就说,她才去过,这婆家人又去,显得她们有多不放心人家似的,左右婚期也没两天,早看晚看都一样。
宋白露只好作罢。
“明儿就能见到了。”宋惊蛰笑了笑。
宋白露见不得他得意,顺势提议道:“那明天姐跟你一块去接亲行不,不能家里人都见过了,我这个大姑姐还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