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武侠之马甲狂魔全文阅读 > 第贰拾贰章 大佛蹲坐江边(第1页)

第贰拾贰章 大佛蹲坐江边(第1页)

凌云山,以前叫“灵山”。

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濒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

古蜀传说中,这里与开明王朝的始祖丛帝“鳖灵”有关。

《周地图记》《舆地纪胜》《水经注·江水》等古籍都有相关记载,凌云山极可能因鳖灵登临或在此山建造了庙而被称为“灵山”。

还有有说法认为,乐山这尊巨石岩像原本在史前就已存在,是大禹治水成功后留下来的纪念像。

因为大禹治水地正是岷江,将大禹像立在岷江处以示纪念,合情合理。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乐山地区寺庙俱增、香火旺盛,逐渐成为我国西南佛事活动的中心,为乐山大佛在唐代的开凿奠定了一定的佛教文化基础。

然则于此世中,乐山大佛就那般赤条条地蹲踞于此。

往昔,此尊大佛鲜为人知,唯有当地些许虔诚之佛教信众会前来此处顶礼膜拜。

除却周边临近之所,其他僻远之地几无人闻,竟于此矗立着如此一尊宏伟之佛身。

然今时今日,情形却大相径庭,竟有众多外乡之人纷至沓来,且皆为身携兵刃之武林人士。

此般情状若置于现世,当地之文旅部门恐早已迅疾出台诸般周详之策,以热忱殷切之姿迎待外乡来宾。

但现今,当地之居民只觉喧闹不堪。他们原本宁静安谧之岁月,竟被这些执刀弄枪之人硬生生地打破。

当下,他们欲诚心礼佛亦极为艰难,诸般出入之道路皆有外来之武林人士于彼处肆意徜徉。

“实乃造孽也!”

一位耆老无奈地摇头喟叹,目中满是忧愁与愤懑之色。“这好好的日子,怎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妇人们聚拢一处,轻声埋怨着:“亦不知这些人何时方会离去,吾等连平素之正常生活亦无法过矣。”

孩童们躲于大人身后,怯生生地望着那些陌生且令人惊惧之身影,不敢如往常般于街头巷尾嬉戏玩闹。

整个区域皆被一种不安与压抑之氛围所笼罩,曾经之平和与安宁已然消逝无踪。

然则,那些身怀武艺之江湖中人,全然未曾将平民百姓之看法置于心间。

于其眼中,平民百姓不过是微末如尘之存在,仿若路边之野草,实无需耗费心神予以关注。

于彼而言,平民百姓仿若蝼蚁,对其视若无睹,已然是施予的莫大仁慈。

倘若心绪欠佳,顺手屠戮数人,亦属极有可能之事。

在其观念之中,诛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毫无招架之功的平民百姓,恰似随意捻死一只蚁虫,毫无分别。

彼等自幼修习武艺,于血雨腥风之江湖中历经艰难困苦,早已熟稔弱肉强食之生存法则。

于其世界之内,力量即为一切,强者称尊,弱者唯有任人鱼肉。

彼等一心追逐更高之武学境界,竞相争夺珍稀之武学秘籍与神兵利器,对于平民百姓之生命与尊严,根本不屑一顾。

有一满脸横肉之江湖壮汉,方才于一场争斗中铩羽,心中积郁难平。

其行于路途,见一幼童不慎撞至其身,瞬间怒起于心,恶生于胆,猛出一脚,将幼童踢飞而出,幼童当场吐血而亡。

周遭百姓惊怖地目睹此幕,却无人胆敢上前阻拦。

另有一位自谓剑术高手之侠客,只因于酒馆中闻得有人对其剑法稍作微词,便拔剑相向,致使整个酒馆之人皆吓得噤若寒蝉。

其杀红双目,全然不顾众人之求饶与惊惧,只觉自身尊严不容侵犯。

此乃强者之思维,于其世界之中,毫无怜悯与同情可言,唯有冷酷与无情。

杀汝与否,与汝无关,仅取决于其心情与利益。

此刻,乐山大佛之下已然聚拢诸多江湖人士。

有的昂凝睇,目光中盈满敬畏与惊羡之色;有的则于周遭徐缓徘徊,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目光警觉,暗自察观着四周的动静。

于这熙攘人群之中,有一对年轻男女格外惹人注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