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的调皮捣蛋,惹的李奶奶大笑。她喜欢大古搞笑的做法。
李奶奶的脸成了一朵盛开的花朵,整个人精神百倍。人逢喜事精神爽。李奶奶开心,她看到大古就神清气爽。
“你这猴崽子,尽逗我开心。”
李奶奶嗔怪道。
“你听我说完了,再插嘴!”
大古笑的前仰后合。他就是喜欢闹腾。
笑笑百病消。
大古耍宝,就是哄老人开心。
大古坐的端端正正,他刻意像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专心听话
李奶奶接着讲:“再找另一个盆,放前一盆面的一半面粉,在放一大勺红糖,放上面引子用温水和面。一直揉面,直到面团光滑。盖好盖子,也放到阳光下醒面。”
大古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李奶奶,一边讲解一边比划。她讲的认真仔细,大古听着专心致志。
这和谐的一幕,真像是老师教学生。
大古换个姿势,他趴在桌子上,看着李奶奶,眼神眷恋,像是小时候在家里听自己奶奶唠叨的样子。
有人关心你有人唠叨你,是人间亲情的传递。
家和万事兴,一个好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好样的。
大古在李奶奶家,就是贪恋那种家的感觉。
李奶奶说的每句话都是一种长辈关怀。
不论她说什么话,大古都愿意听。
李奶奶问“大古,面活好了,怎么做下一步?”
大古懒洋洋的,伸个懒腰,说:“奶奶,我当然记得呀。我做面食也是厉害呀。”
他站起来,用双手做出揉面的样子,接着说:“我把两个面团再揉一揉,直到面团又紧实,又有了小小的马蜂窝状,就差不多了。”
他打个哈欠。
“剩下的就是,把面做成小馒头,接着醒呀,再到面坯变的大了一倍,就装锅里蒸,大气上来,改小火,再蒸就有面香飘出来了。”
“这时候,就熟了,下一步,停火揭锅盖。这时候不能急,馒头烫手。要用凉水沾手,迅把馒头一个个从锅里拿出来。”
“大功告成,不怕烫嘴的,就斯哈斯哈,开始啃馒头。刚出锅的馒头,暄软饱满,闻着有面的清香。在嘴里嚼嚼嚼,甜丝丝,越吃越想吃。”
大古感觉到馒头的诱惑。
他喜欢面食,面条,饺子,包子,馄饨,烧麦,饸烙,……
数不过来了。
大古不挑食,说到面食,可以滔滔不绝,像是带人回味一个丰盛的宴会。
大古在李奶奶家,聊聊天,两个人都很开心。
中午了,李奶奶说什么也不让大古走,非要留饭。
大古说“奶奶,你做的饭太好吃了,我吃不够。黑柯还在家里饿肚子(大古故意这么说)我得回去。赶明儿,我再来,行吗?”
李奶奶,对大古有说不完的话。她还想再聊聊。
谁也不能强人所难。
李奶奶看大古执意要走。就包了六个豆沙包,塞进大古手里,说:“孩子走吧走吧,我不留你了。豆沙包是热的,回家让黑柯也尝尝咱俩一起包的手艺。”
她像个小女孩儿般,骄傲的说:“黑柯会怎么想?”
“别人千里送鹅毛,咱这是邻里送豆沙包。不错不错啊!”
大古附和着说:“就是就是,让他来给你烧火做饭。”
一老一小笑成一团。
大古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他喜欢漫无目的闲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遇到哪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