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食色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童夫人:“……”

“娘,其实我不是你亲生的吧,我是你在哪家破庙里捡的吧。”

“……”

于是北京城里,不少人就看到童老爷又追着儿子揍。

街上刀客路过,见童辛跑过后问道:“这是哪家的公子少爷,好生俊俏啊!”

旁有清傲书生酸溜溜地说道:“哼,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一个。”

另又有人答刀客话,“那是童家的二少爷。”

“童家?”刀客想了下,貌似没什么印象。

这时街边摆摊算卦的说道:“这童家也算是这北京城的后起之秀了。他们原先也不过是江湖草莽,连武林世家都谈不上。可其长子童逸,天生聪慧过人,文武双全,投当时还是燕王的当今圣上帐下,在张玉手下做一员小将。靖难之役时立下赫赫战功,圣上登上大宝后颁童逸‘奉天靖难’的金书铁券,还大肆封赏童家。”说着又指着不远处的童府,“看见没,他们家面上不能称‘府’实则却是府的典制(注: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住宅建造大小亦受限制。),因为是皇上赏赐的。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听了说算卦的话,一旁买玉器的伙计就嗤笑道:“你们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话一出,小伙计成功成为众人的焦点,不由得得意了几分,买了下关子才徐徐道来。

“你们数过童家在这北京城里的商铺吗?十之五六皆是童记的。可回想当初,童家不过一间童记铁匠铺,可在童家主母的一番手段后,八年间童记明里暗里的店铺就遍布大江南北。有人曾猜想,那时童家就可比当年的沈万三了,可人家童家低调不比沈万三那么张扬。”

算卦的不以为然,“那和皇上大肆赏赐他们家有何关系?”

“你听我说,”小伙计喝了口水,“当今皇上在咱这还叫北平城当燕王时,童家便倾其家产为皇上打造兵器,筹措囤积粮草,为‘靖难’做准备了。故而人家童家也算是功不可没,当今圣上怎么赏赐也不为过。”

众人听了皆恍然,又议论开来。

在听这几人闲言的众人里,有一老行脚僧和一头戴外围着黑纱笠帽看不清容貌的玄衣青年也在其中,只是他们听罢便走未发表任何言论。

一僧一俗结伴而行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故而他们的离开也未引得别人的注意。

这二人风尘仆仆来到一家名为食为鲜的酒楼,由小二引入内,落座后要了些斋菜饭便再无举动了。

这会儿也不是饭点,店里客人三三两两,小二殷勤的给客人添茶倒水,年轻且好看得紧的掌柜在盘点记账,所以除了算盘声倒也算安静。

但当一抹红衣闯入后,气氛便不对了,“豆腐脑,少爷我又来看你了。”

掌柜正在记账的笔顿时划出本子外头了。

“二少爷。”掌柜规规矩矩的向童辛行了个礼,然后继续埋头算账。

见掌柜没理他,童辛也不恼,笑眯眯的趴柜台上深情款款的看着掌柜。

在童辛炽热的目光下,掌柜没一会就投降了,“二少爷,昨儿个你最喜欢的那只西施狗生崽了,你不去看下?”

童辛道:“刚去调戏过了。”

“……”

童辛还是眼巴巴的看着他,最后掌柜无可奈何地说:“老爷说了,不许再从铺子里支银子给你。”

童辛摇摇头,依然笑眯眯的,“我不是来要银子的,我来找你唱小曲儿给我听的。”

掌柜的有些不自在了,“二少爷,小的已经从良了。”

童辛爽快的一挥手,“没事,你家少爷我没从呢,你放心唱吧。”

掌柜:“……”

“要不,我唱给你听?”童辛兴奋的提议。

童辛刚张嘴,掌柜便哭求道,“使不得啊,二少爷,你不是正被老爷追吗?你嗷这一嗓子不怕把老爷给引来吗?”

童辛一双漂亮的眼睛盯着掌柜看了好久,看得掌柜毛骨悚然后,“你说得有理。”

掌柜:“……”

童辛歪着头想了下,“可我现在想离家出走,但没银子走不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掌柜的一咬牙,一跺脚,“我私下借你银子。”

童辛扑过去熊抱掌柜一把,“豆腐脑,你对我太好了。”

“如果二少爷真念我的好,你就千万别说是我借你的银子。”

“你放心,我绝对不说是你给我的银子,我会说是从你这拿的银子。”

掌柜:“……”

“看你往哪里跑。”童老爷的怒吼突然而至,吓得童辛撒丫子刚要跑,就听见一声犹如洪钟嗡鸣般的声音,“阿弥陀佛。”

童老爷循声望去,微微诧异,“师叔?”

3、家有纨绔子弟(三)

童老爷年轻时也有过一腔保家卫国的赤诚,故而曾上少林寺当过俗家弟子。

这少林俗家弟子相传始创于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李世民为报答少林寺而大力扶持,并应允他们培养僧兵为国家效劳,因此天下习武者皆齐聚少林。少林为区别落发出家的弟子,带发习武者则称为俗家弟子。

虽然老行脚僧身边的青年童老爷不认得,但童老爷还是恭敬的将老行脚僧和青年迎接进府里,嘱咐童夫人奉上上好的茶点,还勒令童辛一旁作陪。

不许出去玩,童辛老大不乐意,便目不转睛的盯着依然戴着黑色纱斗笠的青年研究,因此被童老爷暗中掐了好几把疼得童辛哼哼唧唧的,完了仍再接再厉的继续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