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家里有条件的还要为新娘子置办三转一响,云瑶爸妈结婚时候也有这些三转就是指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则是:收音机。
而随着时代的展,现在已经变成了摩托车、洗衣机、冰箱和彩电了。
这些在云瑶一个经历过后世优越时代熏陶的眼光来看的话,这些都是最普通的物件了,可是放在眼下这个时代,它确实是普通老百姓都想拥有的最高配置的家庭物品了。
同时,“三转一响”不仅仅是这个时代老百姓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结婚的硬性条件之一。
谁家结婚有没有,村里人都是会八卦的,没有的就会被村里人议论。
而此时,小孩们都在婚车前面跑,叫喊着:“来啦,来啦,新娘子来啦!”
很快婚车就停在了新房的正门口,堂叔满脸笑容的从后排座率先下车,云瑶打眼一看,堂叔今天穿的很正式,一身西装革履的,真有精神。
五奶奶笑呵呵的拿了一个矮椅子放在车门前,等下给新娘子踩着,新娘子脚是不能沾地的。
接着一个人挑着扁担,两头的筐里放的麦草,要从婚车门口开始撒,一路撒到新房。
另一个人则是背着个斗,里面装满了麸子(即麸皮),麸子是用来撒新郎新娘的,寓意着“撒福”,是祝福的意思,据说撒的越狠,祝福越多。
所以往往撒麸的人都会狠狠的撒向一对新人,撒的特别狠,狠的人都看不清路。
这些就算在后世也是必不可少的结婚流程之一。
这一幕其实对新人来说是结婚当天最不友好的一幕了,因为那个麸子撒到头上,不好清理,接触皮肤还会痒痒的。
但这就是风俗之一,谁也避免不了的,云瑶表示尊重。
这时就听送亲的人喊道:“来来来,新娘子准备下车了,喜婆婆赶紧给钱啊!”
五奶奶满脸笑容的掏出下车钱给儿媳妇并招呼:“儿媳妇,回家吧。”
“好的,妈妈”新娘说道。
婆婆给的钱满意了,新娘子就会同意下车,如果给的钱不满意,新娘子就不说话,直到给的满意为止,通常都不会太过分,因为这都是提前说好给多少的,只有极少数会临时加价。
随着下车鞭炮的响起,堂叔就把新娘子抱下了车,新娘子身穿白色的婚纱,大红色的婚鞋,大红色的手套,头上盖着大红喜帕根本看不到长什么样。
撒麸的人立马上前,狠狠的冲新人撒麸,云瑶看到赶紧退了好几步,离的远远的,怕被波及到。
她也顺着人流混入新房里,一对新人已经坐在新床上了,堂叔嫂子端来了两碗面条给两位新人。
看到两位新人吃了,便问道:“生不生?”
堂叔个二傻子憨憨的回答:“不生,真好吃。”
堂叔嫂子气的打了他一巴掌,又问:“生不生?”
新娘害羞的还没说,一帮小萝卜头们就大声喊道:“生,生,生”。
云瑶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也大声帮着喊“生”。
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调侃云齐傻。
堂叔赶紧跟着喊:“生,生。”
堂叔嫂子又开始问:“生几个。”
“生一窝”堂叔这回可学会了,赶紧回答,刚说完就被新娘子锤了一下:“当我是母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