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新还珠格格人儿终团圆 > 第66章 饿殍(第1页)

第66章 饿殍(第1页)

乾隆二十四年,闵浙地区遇风灾,甘肃河州等处旱灾,甘肃狄道等二十三厅州县卫旱灾雹灾,江苏海州等州县、山东兰山等有蝗灾,乾隆早就免了受灾等地的税收,并拨款给受灾的地方,京畿地区更是命官员广设粥棚,给游民一口吃食。

每当遇到灾害时,开设粥厂施舍救济粥成为了最为普遍且常用的应对之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方法也被广泛采用。

其中一种常见方式便是平粜,即官吏会取出常平仓中的存粮,并以平实的价格出售给普通百姓。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还能有效地阻止那些不良商贩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另一种常见手段则是贷粮。官吏会将仓库中的粮食借给受灾民众,待到他们收获庄稼之后再行归还。最后一个常见途径是直接向极端贫困的家庭散大米等粮食作物。这些家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自给自足,官吏向他们无偿放粮食,他们勉强可以糊口,不至于饿死。在京畿地区还有一种以工代赈的方法,那就是让一些逃难过来的流民通过工作来换取粮食,比如男子就可以去帮忙搬运东西,女子就可以来帮忙准备食物。

乾隆之前从小燕子描述在受灾之后瘟疫流行的场景就意识到了粥棚人多手杂,很多容易过人的疫病就会在流民之间传播,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惨剧,乾隆还特别规定分开打粥。将男男女女分开安置于两处不同之地,而那些年老体弱以及身患残疾之人,则被特别安排至另外一个单独的区域。每个地方均使用木质栅栏围绕起来,每个人就去自己所处区域的粥棚打粥,不可以串到其他地方。

每当开始分稀粥的时候,官员会通过敲打梆子或者燃放鞭炮作为信号,让人们依照既定的顺序前来领取,避免出现拥挤混乱的局面。此外,他们还在寺庙内部搭建起大型的芦苇帐篷,以防下雨和太阳暴晒之苦;同时也专门为女性建造了茅房棚子,方便她们使用。对于身体抱恙的人,更是提供相应的药品予以救治。

乾隆出巡一面是为了散心游山玩水,一面是为了考察吏治体察民情。乾隆特意来到了设置粥棚的地方,本以为会看到那些漂泊无依的游民得以休息,没想到却看到了一个人间炼狱。

一个比小燕子略大一点点的女子骨瘦如柴,双手细得如麻秆一般,头也像枯草一样乱蓬蓬,她左手吃力地抱着一个裹在满是补丁的被子里的小婴儿,那个小婴儿眼睛紧闭,面黄肌瘦。女子捧着碗,一口一口小心翼翼地喝着没有几粒米的粥。老人拄着藜杖,每走一步都摇摇晃晃,好像下一步就要晕倒,成为一旁虎视眈眈恶犬的口中肉。

那些豪横的胥吏看到这些人的惨况不仅没有同情,反而颐指气使,一个劲欺负着些怯懦的人。

欺负流民的不止有胥吏,还有流氓。这些人不事生产,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行,为了得到食物偷盗抢劫是常事。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在他们眼里就是待宰的羔羊,顶替名额冒领粮食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还有直接从女子孩子手中抢夺吃食的。

乾隆的马车十分华丽,那些饥饿难耐的流民看到这样珠光宝气的马车,挣扎着起身,缓缓向马车聚过去,眼里闪着绿光,只要能抢到一点财物,就可以贿赂官员,让他多给自己一些米。

福伦和傅恒很是着急,这些走投无路的人为了多活下去一天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他们必须要保护皇帝的安全,可是这些人又不是战场上的敌人,是大清受灾的子民,他们又怎么能出手伤人。

旁边一个抽旱烟的官员认出了福伦和傅恒,急忙指挥衙役用鞭子驱赶走流民,走到马车前堆笑

:“不知道两位大人有什么指示?”

福伦不满他驱赶流民的残暴手段,但是考虑到皇帝的安危也不能为此苛责,冷哼一声:“谢大人,你是怎么办事的?皇上命你设立粥棚,你就办成这样?”

谢大人冷汗直冒,官员层层克扣救济粮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京官担心皇帝查动得手脚还不算多,一石米逐级盘剥下来到饥民手里还能有五六成,若是离京城远地方诸如两广,到灾民手里的粮食不足三斗,粥里还会掺白泥、树皮充数,粥厂旁随处可见死尸和骸骨。京畿地区的粥棚已经够好的了,至少还从未出现过死人的情况。

只是这些事谢大人不能说,他不过一个小小八品官员,就是来这里督察的,若是将这样的事情说了出去,捅了篓子,自己官位还能不能保得住另说,甚至连自己家人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呃,二位大人有所不知,这煮的时候将米分两锅捞出,然后放些杂粮面进去一起煮出来的粥所费比纯米粥低一些,得到的粥也多一些,能让更多人充饥,就是克难了些。”谢大人解释道,他没有那个胆子去贪污赈灾粮,可是要是出事自己就是当其冲被查,便想尽办法动员乡绅捐些杂面好充充门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燕子在杭州的时候也帮过自己爹娘施粥,这个法子他们家也用过,毕竟灾民人数众多,若是熬那种浓浓的米粥很多灾民是吃不到粮食的,这样他们要么去偷去抢,要么就会饿死。

小燕子小声地和紫薇还有晴儿讲自己跟着爹娘施粥放粮的经历,由于萧家是自己自施粥的,很多生意上的对家还会雇佣一些小混混来故意说他们家的米是能够吃死人的红曲米,要不是自己哥哥明察秋毫,爹爹名声在外,他们一家都要被那些穷途末路的灾民生吞活剥了。

不过小燕子也并不会因此怨恨那些难民,自己爹爹时常告诫自己,虽然人们常说士农工商,但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做的事情不同,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生而看不起他,而且农民一年的收成完全没有定数,灾害来临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

乾隆听着小燕子这一番话很是满意,萧之航将小燕子教导得极好,虽然学问惨不忍睹了些,但是于大义小燕子确实是非分明的。

“福伦,你先替我查一趟,看看参与贪墨之人有多少,若有人知情不报,罪加一等,若是有人能交代清楚,便将功折罪。证据确凿,革职查办。那些贪墨粮食数目多者,押入大牢,抄家问斩。不止京畿地区,直隶、两广、江苏、闽浙、甘肃等所有受灾的地方,你都要一一查明,清楚后快马回报。”

“臣遵旨。”福伦看了下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的谢大人,意有所指,“谢大人,好好办差。”

马车缓缓驶出设立粥棚的地方,乾隆闭上眼,那些灾民的惨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所有人的心头都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忧思,出游的欢乐也少了好多。连一向爱说爱笑的小燕子都闭紧嘴巴,只是呆呆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几日后福伦将调查的贪墨官员名单快马报给乾隆,乾隆现其中还有不少宗亲,“斩”的朱批迟迟不能落下,这样一杀,虽说能杀掉部分大清的蠹虫,可是也会引起宗室怨恨,有损皇家威严。最后乾隆圈出了两个贪墨赈灾粮最多的总督,押了两个宗室到法场,让他们亲眼看着那两个总督被杀,当他们以为自己也会被斩的时候再放掉,用以杀鸡儆猴。

喜欢新还珠格格之人儿归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新还珠格格之人儿归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