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建议搭配歌曲《骄傲的少年》一起食用,味道更佳呦~
第43章国之巨舰,守卫蓝海12
就这样等大家完全消化掉江宁密卷后。
三模开始了。
三模到来就意味着高考距离大家又近了一步。
这一次是由长江省教育厅出面,联合周边省市教育骨干共同研发出题,同时为了在更大程度还原高考,所有考场里的监考老师将统一按照高考标准进行配置。
两名坐班,一名巡查,每间考场人数均限制在30人。
同时所有监考老师由省里统一进行调配,真正让考生们适应在陌生环境被陌生老师监考。毕竟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陡然让他扛枪,在那样的环境下,心里难免会产生恐惧,烦躁,紧张以及激动,不利于发挥出自己真实实力,所以需要考生们用尽全力去克服,而克服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没上战场前就实实在在体验一把战场氛围。
可以说一模二模三模不仅是学生们的战斗,也是老师们的战斗。
大家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得最后的胜利。
望着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的高考倒计时:“30天!”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要说紧张到拿不起笔,那就夸张了。
毕竟一中学子这几个月下来,大家向凡神看齐,不懂就问凡神,这心境早就跟一模二模时不可同日而语了。
原先凡神午休辅导仅限于一班。
但随着大家呼声日益升高,他跟老师商量了下,在不影响其他学生情况下,扩大了辅导范围。
也就是在凡神带动下,县一中的帮扶小组逐渐壮大。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每个人擅长科目都不一样,即使擅长科目一样但是它内部轻重点也不一样,就像何梅她最擅长语文,但她最最擅长的还是语文中的大作文,特别是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每次都能写的特别完美。而文科二班的学委李嘉嘉她同样也很擅长语文,但他就不太会写作文,他喜欢做阅读理解,对文章大意的掌握以及压缩文字书写新闻稿可以说独树一帜,基本上次次都能拿满分……
要知道,高考对七八十年代的学生来说意义格外重大。考上了大学,那就相当于鲤鱼跃龙门,如今的大学是包户口包工作,从此生活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别人多考一分,就想多于自己少考一分。
竞争压力就会在无形中增大很多。
可即便如此,大家也都纷纷将自己用来提高分的不二法门,全部拿出来跟大家相互交流。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大家考完了三模。
这一次成绩也只用了一周就已经全部统计了出来,
跟二模一样快。
蔡博雅不用说,这一次他早饭都没吃就跑到了收发室,此刻正坐在木头椅子上,两只眼睛死死盯着那只古董电话。
这一次他一定要第一个接电话。
嘀嘀嘀!!!
嘀嘀嘀!!!
嘀嘀嘀!!!
这是喜鹊来报喜的声音啊。
蔡博雅故作镇静的让电话多响了几下,才把它接了起来。
这次成绩是省里下发到市里,再有市里统一通知本地学校。
所以打电话的自然而然还是之前那位用密卷跟楚沁做交易的老师。
“你们这位李凡真的是神啊!”
“你知道他这次考了多少分吗?”
对面直接调过了先公布学校平均分的步骤,一步到位,直戳蔡校长的心窝窝,他眼睛闪着光,嘴角嘟囔着:“别卖关子了,多少分。”
“他考了621分。”对面说完,咕咕灌进去几大口水。
蔡校长感觉他喝的是酒,不然怎么在喝完之后,讲的话全都是醉话。
“老蔡,你说要不要这样,你把这位李凡学籍转到江宁一中来,”那头笑呵呵地说:“我保证以后每年无偿赠送你们学校五十套,不不不,是文理科各五十套密卷,你说好不好。”
“好你妹,”蔡校长用力一喷,鼻梁上的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头顶端,要不他的鼻梁挺,估计眼镜都要飞出去:“快说,他这次是不是省状元?”
蔡校长这边刚说完,对面立马来了口深深的叹息。
“哎!”
这瞬间把蔡校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说……
“是冠军啦,”对面估计也怕把这位可爱的蔡校长吓出个好歹,仅仅调戏了他两秒钟就赶紧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全说了出来:“你们那个李凡,这次简直更夸张。”
“他比第二名高了整整75分。”
“老蔡,你知道吗,那个第二名,还是个省级重点中学的复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