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由於宗法制和身後事,武则天也只有传给儿子这个选择。】
武承嗣和武三思愤愤地看向李旦,心里还骂着远在房州的李显,天道不公,有些人生的就是好。
武则天微叹出声来,不得不承认天幕说的对,这是一个困局,一个她无法解决的困局。
【但是,不管是传给她的儿子,还是积极表现的武承嗣,最终都是回到父系宗法制下。
即,李旦李显肯定会恢复李唐,武家侄子不一定会祭祀姑姑。】
武承嗣急忙辩白,「我一定会祭祀姑母,天幕冤枉我。」
武曌未加理睬,武承嗣会,可二代丶三代之後呢?
【其实,还有一个人可以考虑,那就是太平公主。
身份上,太平公主姓李,是李家的公主,可她又嫁给了武攸暨,是武家的媳妇。
她两边都沾,但两边都不是绝对认可她的身份。】
武周
武曌心中有一点惊讶,後世居然认为太平可以继承?
太平确实联系李丶武两家,身份上是比李旦丶李显和侄子合适。
太平公主对这个评价皱眉,她其实也没有认可武家。
但另一方面,她对天幕的这个设想十分好奇,传位给她,後世人可真是会敢想。
可如果真的传位给她,好像……也不是很糟糕的样子。
【正是太平公主继位的情况下,就不是必须非得恢复李唐了,因为她的皇位是她妈妈武则天给的啊!又不是李治给的。
而且她继位,肯定会祭祀武则天啊!李治作为亲爹也肯定一起祭祀啊!
武则天担心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
而且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说,女性是线粒体遗传,女儿才是母亲最亲近的人。】
武周
天幕说的这几点理由,武曌还真的有一点心动,但她随即又想到了难处。
她能二圣临朝,是因为她是李治的妻子,她能当皇太后临朝,是因为她是李显和李旦的母亲。
她能以皇帝妻子丶皇帝母亲的身份面见朝臣,处理朝政。在她之前,已有无数人这样做过,没有人来故意质疑她。
皇后和皇太后将近三十年的临朝,才让她积攒下足够的势力。
可太平呢?作为出嫁女,她的身份还不够支持她这样做。
公主的地位也不够她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除非给太平和亲王一样的权力,让她开府,让她上朝参政。
第39章第39章
【但很可惜,就算武则天曾有过一瞬传位太平的想法,她也会受限於时代的局限,难以打破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难以达到这个目的。】
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