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叙明:“介意什么?”
麦子:“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看朋友圈,本来只是想小小地炫耀一下,现在变成了大大的炫耀,大家都知道你送我一个本子了。”
严叙明:“不介意。”
麦子:“那就好!”
严叙明:“今天的日记写了吗?”
麦子:“还没有。”
严叙明:“我很期待。”
麦子:“啊?”
严叙明:“这是我送你的本子,我哪天想要回来看看也很合理吧。”
麦子:“?!你怎么是这样的人!”
严叙明:“我一直都是这样的人。”
麦子:“TT”
麦冬不舍得删掉那条朋友圈,任由它成为外院学子打卡合影点,放着手机没管,沐浴焚香之后打开了新的日记本。
2023年11月14日晴
落笔之前犹豫很久,不知道怎样的一句话才能配得上这个本子的开篇,想来想去都不如意,于是决定记录下我想要为它撰写完美开篇的心情,姑且也算相配。
今天跟他一起吃了火锅,收到了这个写了他名字的超级无敌可爱的日记本。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被名为“幸福”的气体充满的气球,因为不真实,所以有些担心被针一扎就会爆炸。
但那条发出去的朋友圈又在时刻提醒我一切都是真实的。
过马路的时候他握着我的手腕,我总会想到高中第一次喜欢上他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是托着我的手腕扶我到操场旁边。他肯定不记得这件事情,也不知道随手关心过的一个学弟是我,但我并不是为此感到遗憾,反而觉得自己足够幸运,年少时的妄想四年之后竟然真的实现,这完全是小概率事件,甚至概率小到几乎为零。
今天也开始思考一件事情,麦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好像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以为这个世界上有着无数麦冬,所以我也就淹没于世间。但突然发觉不是这样,别的专业教授能叫出来我的名字,陈思年笃定我可以做好辩论这件事情,而我也确实做得不错,我发的朋友圈大家都很关注。
很自恋地想,难道我也是一个在大家眼里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不是角落里的一颗小蘑菇。啊,今天的日记写得有些太过正经,毕竟是新本子的第一篇日记,心情不同也是很正常的嘛。
最后,需要更正麦冬的人生状态:从正在暗恋严叙明的角落生物更新为正在跟严叙明暧昧的超级无敌幸运小天才!
睡前麦冬打开自己的朋友圈,毫无意外,评论和点赞多到一整个屏幕都装不下。他不知道朋友圈的规则,还以为严叙明那条评论所有人都能看到,实则回复严叙明的人都是两个人的共同好友。
“你俩认识啊,不是,你怎么谁都认识啊。”
“严哥,你认识麦学神帮我介绍介绍呗?我加好友一个月了没敢找他说话。”
“行,你小子,给你装到了,在人学神朋友圈秀起来了还。”
麦冬看得战战兢兢,这些回复严叙明的话他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只能回忆了一下一个月之前是谁刚加了他的好友,好像是有一个学长要过自己的微信,说有课题上的事情想要请教他。麦冬今年才大二,什么课题不课题的,他压根不知道,不过别人都用了请教了,麦冬自然也就让他加了好友。
他还在想这事,恰好严叙明发来微信,问他睡了没有。麦冬回复没有,严叙明就打来了一个电话。严叙明那边有点吵闹,依稀能听见有男生正在喊“你跟谁打电话啊”,阴阳怪气的,让麦冬很怀疑他们宿舍的关系是不是和谐,末了又听见一句更加阴阳怪气的“是不是麦冬啊”。
麦冬正襟危坐,等着严叙明开口。
严叙明先是笑着低骂了一句“滚蛋”,然后才意识到通话已经接通似的,又对麦冬说了一声“抱歉”。
麦冬赶紧摇头:“呃,没事,有什么事吗?”
严叙明那边突然安静下来,像是离开了宿舍:“嗯,朋友圈的评论你看到了吗?学生会认识的一个朋友,有件事想找你帮忙,你知道学校有个国际辩论队吗?”
麦冬真的毫不关心这些:“啊,对不起啊,我不知道。”
严叙明:“说什么对不起。是这样,一月份他们跟德国一所高校约了辩论赛,他们需要一个德语辅导。”
麦冬有些震惊:“德国的学校?!”
严叙明:“嗯,其实是跟我们学校有合作的交换生友好学校,不是完全陌生,两所学校之间算是熟悉。是他们主动跟人家约的辩论赛,参加比赛的都是交换生,德汉双语都能沟通,但是用来辩论就不太够看了。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到你辩论的视频了,又打听到你是专业第一,动了请你过去辅导的心思。”
麦冬觉得有点奇怪:“他怎么不直接跟我说?”
严叙明:“他以为我跟你说成功率高一些,是这样吗?其实我也是这么以为的,会不会有些自我感觉太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