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禾赶紧洗手去炒菜,往锅里放点猪油,把蒜片放下去爆香,然後把菌子倒下去,翻炒一会儿,再撒些粗盐,把葱段也加进去,最後再翻炒两下,出锅!
真香,要是有辣椒就完美了,可惜,清石县都没有辣椒,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
晚上依旧是一人一碗稀饭,现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连吃着几天萝卜乾和莴笋,如今吃到菌子,真是幸福感爆棚,菌子鲜美爽口,加上蒜片和四季葱的香味,好吃又下饭,吃惯现代美食的李青禾也被好吃得说不出话来,小文小武更是吃得头都抬不起来…
陈氏见状好笑,对一旁喂菱儿的方桃说:「你快过来吃吧,等会儿再喂。」
菱儿吃不了太烫的稀饭,每次都要方桃吹凉才肯吃,陈氏索性让方桃先吃了。
农家人不舍得点灯,晚饭都吃得早,吃完饭了太阳还没有下山,李青禾让方桃帮她把野葛根切成一块一块,用石磨磨成浆。
石磨院子里就有一个,是以前李用捡回别人不要的,他自已修理一下,就又可以用了。
李青禾用一块乾净的布,把残渣过滤出来,又让方桃帮打来一盆水,用布包紧残渣,不停地在盆里揉搓,把淀粉都洗出来,重复两次这个操作之後,就把残渣丢到後面去喂鸡。
「这样就好了吗?」方桃问。
「好了,静置一晚上,明天把水倒掉,下面就是葛根粉。」
「倒也不算难。」
「娘,我明天要跟奶奶去县城,你吃过早饭之後就把这些水倒掉,把粉拿出来晒哈」。李青禾叮嘱道。
「晓得。」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天黑之後,一家人早早就睡觉了,一夜无话。
……
外面的天还灰蒙蒙的,村里的公鸡还在打鸣,李青禾就被陈氏给叫起来。
「快起来,早点出门,去晚了我摊位就没了。」
「哦,好的」,李青禾翻了个身,片刻之後才慢悠悠地坐起来,打个哈欠,揉揉眼睛,再慢吞吞穿起衣服,期间陈氏又来催了一遍。
早饭还没吃就出门了。
李青禾背着一个大竹篓,里面是满满当当的菌子,上面用树叶掩盖着,陈氏则挑着担,上面是莴笋和鸡蛋,李青禾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包袱,是方桃给祖孙两烙的粗粮饼,留路上饿了吃。
村里不只她家去县城,还有好几户人家同去,每次陈氏都会跟相熟的妇人结伴。
「青禾丫头背上的是什麽呢?这麽一大篓子」,一个也是四十多的妇人问。
这个妇人是村南那边的,夫家姓冯,大家都叫她冯婆子。冯婆子性子爽朗,她儿子在一旁挑着一大担莴笋,而她只拎着一篮子鸡蛋。
「是昨日山上捡的菌子」,李青禾笑眯眯道。
「哟,咋捡的这麽多呢?」
「去野驴沟捡的」,陈氏与冯婆子未出嫁时也是一个村的,从小就要好,倒也不怕跟他说实话。
「怎麽去那个地方了,你们就不怕呀。」
「唉,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有甚好怕」,陈婆子仿佛忘记了昨天不愿意去的自已。
冯婆子也知道她们家情况,心里一阵唏嘘,再看着小小一个的李青禾,背着这麽大的竹篓,便提出帮她背。
「谢谢冯奶奶,我还背得动」,或许是随了李用,她的力气还挺大的。
「那你背不动喊我帮忙哈。」
「好嘞」,李青禾笑弯了眼,对冯婆子的印象还挺好。
走得是官道,路很平坦,风吹过路两旁的竹子,竹叶沙沙作响,时不时还有马车和牛车经过。
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东城门,到了县城之後,李青禾祖孙就跟冯婆子兵分两路,冯家的菜和鸡蛋,都是别人订了的,不用她们自已摆摊卖。
陈氏带李青禾去到集市那里,给主管集市的小吏交三个铜板,就到老地方找摊位。
集市什麽都有,有早餐摊子,有卖鸡鸭鱼的,有卖蔬菜的,也有卖农具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这会人还不算太多,陈氏很快就在老地方挑好了摊位,莴笋放好,又帮李青禾用树叶铺在地上,把背篓上面的鸡枞整理摆好,在把其他杂菌随意放一堆。
李青禾看得直乐,原来奶奶跟她一样,觉得鸡枞必须要有牌面。
陈氏在这里卖菜多年,积累了不少老顾客,一会儿就有客人上门,难怪要在一个地方找摊位。
第5章包子
现在这个,粮食贵蔬菜贱,毕竟粮食能吃饱,蔬菜却吃不饱,比李青禾手臂还长的莴笋,一文钱两根,鸡蛋一文钱一个。
第一位老顾客看来也不是很富裕,只买了十根莴笋,跟陈氏谈话间问了一下菌子的价格,陈氏根据市场价,定了杂菌八文钱一斤,鸡枞十八文一斤,客人听了只摇摇头,又跟陈氏聊了几句就走了。
没一会儿又有一个妇人前来,妇人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身布料普通的袄裙,先是买了些鸡蛋和莴笋,看到菌子便问:「这菌子好喜人啊,怎麽卖呢?」
「鸡枞十八文一斤,其他的八文一斤」,李青禾见菌子的生意来了,赶紧回了妇人的话。
「唔,给我来一斤这个吧」,妇人指了指杂菌。
「好嘞」,陈氏手脚麻利地给她称了一斤。
舍得吃的人还是少数,莴笋鸡蛋和杂菌都快要卖完的时候,鸡枞还无人问津,期间她跟陈氏把方桃烙的饼都吃了几个,李青禾正想着要不要降价卖的时候,一个身穿黛色罗裙,长相甜美,梳着垂鬟分肖髻的姑娘停在了摊位前。<="<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