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念慈去做晚饭,心想这小姑娘还是一样没礼数。
李红霞看顾书仪进的房间和顾小弟房间一个方向,不可能,顾家不会宠顾舒窈宠到让大闺女和儿子一个屋吧。
走过去看发现是原来隔出来做书房的房间,已经放好了新床,虽然房间不大,但布置的好,一眼就看出是个女孩的房间,尖声叫道:“啊,怎么可能,你睡这”。
顾书仪以为她在嘲笑自已,毕竟顾舒窈和弟弟的房间比她的大。
李红霞没想到顾家情愿拆掉让人羡慕的书房,也不让两姐妹一个屋,继续喊到:“怎么让你睡这”。
郑念慈以为李红霞在暗说自已亏待了大闺女,生气的说:“红霞,你说什么呢”。
李红霞巴巴的解释:“没,没说什么,我只是…我只是…,怎么不让她和窈窈一个屋啊”。
“姑娘大了也不是小时候,家里房间也够,就一人一屋了”。
郑念慈得意的说,也不亏她专门弄个房间出来,像她家这么大人又少的,在这筒子楼里还是独一份。
李红霞平复了好久,又跟顾舒窈说:“窈窈,我觉得你们家有书房挺好的,你咋不和你姐一个屋啊,你是不想和你姐一个屋吗?你也太不懂事了吧,姐妹俩一个屋还能聊聊天培养感情呢”。
李红霞想到最坏的结果就是,顾舒窈房间放两张床,两姐妹一个房间了,怎么也没想到还额外弄个房间出来。
顾舒窈看李红霞扭曲的脸心里爽,回道:“没有啊,是我爸妈说家里房间够,就一人一屋了,你这么大了为啥还和你姐睡,不自已一个屋啊,是你不想吗?”
看李红霞嘴都要气歪了,顾舒窈学着李红霞一副为你好的样子继续劝道:“红霞,你是不敢自已睡一屋吗?你都这么大了,该自已睡了”。
李红霞:“不,不是,我是觉得跟我姐睡一块,姐妹俩感情比较好,你看你和你姐看起来感情都没那么好,肯定是没在一个屋的原因”。
郑念慈听到这挑拨离间的话,都想冲上来骂她一顿。
又听顾舒窈说:“还好吧,一人一屋独立点,想睡一块的话,过去一块睡就好啦”。
看说不过顾舒窈,李红霞又说顾书仪。
“舒窈,你姐姐为什么以前不住这呀?为什么要把她送乡下去,不会和大婶说的那样,以前被送人了吧”。
顾舒窈:“没有啊,我姐以前是身体不好住奶奶家而已,现在不就回来了”
李红霞捂嘴笑着,一副你就别瞎说的样子说:“那怎么你上高中,她才初中啊?”。
李红霞比顾舒窈还大一岁,现在也才初二,她可不满顾舒窈上高中许久了·,主要是自已不一定能考上的。
别说顾舒窈郑念慈烦李红霞了,连顾书仪也烦这个老提自已的人。
李红霞好不容易找到顾舒窈不好的地方,肯定不会轻易放过,继续说:“呀,不会和楼下婶子说的那样吧,把你姐姐送走了,现在才接回来吧”。
被李红霞不怀好意的问烦了,顾舒窈也不管自已的话伤不伤人了直接说:“没有啊,她以前身体不好上学晚了点而已,我家就两个女孩,我妈妈养的起,不会像李叔一样把孩子送人的”。
李红霞听到这脸都气白了,“你你你”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顾书仪虽然不知道李红霞为什么那么气,但还是感觉她被气到了好,觉得顾舒窈果然跟她想的一样,没有表面那么好。
每次都是怂恿顾小弟为她出头的,第一次看顾舒窈没伪装,顾书仪期待的看向了郑念慈,期待自已妈看清自已这个妹妹的真面目。
郑念慈觉得自已闺女棒棒哒表示学到了,以后有人问她是不是把大闺女送人了,就说自已养的起才不会送人,郑念慈开心的继续做晚饭。
顾舒窈口中的李叔就是李红霞的爸爸,要说这李家也是出名,连着生出来的都是闺女,李红霞是第五个,前面的姐姐叫招娣盼娣就她叫红霞。
要说生的是闺女倒也不怎么出名,主要送走了俩闺女,等对方养大了又跑去认回来,想讨好处,这不就是别人把树苗养大了,你来摘果子吗?
他家也是小花小草隔壁的,那个爱喝酒打媳妇的李家。
李家没有儿子就盼着李红霞招个上门女婿回来,李红霞在家的待遇除了李父是最好的,这年代哪家闺女能经常吃鸡蛋羹的,李红霞就得意的到处炫耀,认为自已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直到遇到了顾舒窈,发现真正人人羡慕夸奖的是她,李红霞心里就不满了,认为自已也不差什么,处处和顾舒窈做对。
把李红霞气走了,顾舒窈就开始给林阿婆的孙子写信。
谢谨安同志,你好。
太久没有联系了,顾舒窈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想了一下先问候一下对方的情况吧,就提笔继续写,又写了些林阿婆的情况。
想到姥姥的话,又想到顾书仪,纸是包不住火的,现在家里人是对自已很好,万一呢……,顾舒窈又掏出纸笔准备再写一封信。
写完呼出一口气,一摸兜才发现有糖,难道是老弟给的水果糖,掏出来一看是几颗大白兔奶糖,心里奇怪明明珠珠给自已的糖,自已给林阿婆了。
顾舒窈拆开糖纸,奶糖头尾两处已经稍微有点溶化,顾舒窈把糖放嘴巴里,甜甜的味道在口腔里散开,随后是浓重的奶味,这不会是林阿婆给的吧。
……
日子就这么安稳的过下去,很快迎来了暑假。
郑念慈今天的晚饭做的极为丰富,都是细粮还煮了肉,准备过了今天就把几个孩子送走。
双胞胎是非常开心的,对于他们来说乡下有很多好玩的,顾书仪不想去,乡下哪有城里好,但是看双胞胎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顾舒窈明显也是开心的,难道去乡下比在城里还好。
郑念慈也知道儿子说的是顾舒窈,就说:“你姐姐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