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唯一叫康熙头疼的,便是儿子的自称问题。
&esp;&esp;皇太子对外当自称为“孤”,这事儿早先便有礼官教导过胤礽。可这小家伙也不知是不是故意捣蛋,总自称为“咕咕”。
&esp;&esp;康熙在养心殿听了一天的“咕咕”长,“咕咕”短,实在受不了了。
&esp;&esp;大手一挥道:“行了,太子年幼,等日后参政再改称谓吧。”
&esp;&esp;胤礽揉揉鼻子,心安理得的应下来。
&esp;&esp;小家伙如今每日上午去尚书房读书,下午来养心殿跟随康熙练字,一日都不曾落下过。
&esp;&esp;今儿个午后才练了两页《宋词》,便有钦天监的人在外求见。
&esp;&esp;康熙没避开儿子,只叫他继续写,吩咐梁九功带人进来。
&esp;&esp;来人是钦天监监正南怀仁,也是比利时遣送来的传教士,因奉命督造“神威将军”大炮,被康熙看重重新启用,如今在钦天监专程负责监制西洋新法的天文仪器。
&esp;&esp;康熙一向喜好天文学,见了南怀仁便笑道:“敦伯,朕命你督造经纬仪,可有进展了?”
&esp;&esp;南怀仁面露难色:“臣正是为此事前来。”
&esp;&esp;天文仪器需要精准的科学技术支持,而大清在这方面极为欠缺,叫南怀仁行事有些棘手。
&esp;&esp;他此番前来,便是想请求康熙亲自写信给意大利主教,问他讨一批精通天文学的传教士来,才好真正开展工作。
&esp;&esp;听过南怀仁的自陈,康熙略作思忖,便答应下来。
&esp;&esp;他一向喜好汲取新事物、新知识。若能学得西洋人的长处,大清日后便可越发繁荣昌盛。
&esp;&esp;康熙起身走到明间御案前,执笔便在信纸上洋洋洒洒写起来。
&esp;&esp;他知晓南怀仁回去之后,还会附带一份译文,便有意写成了楷书,方便辨认。
&esp;&esp;而南怀仁袖手等在东次间内,正与胤礽大眼瞪小眼。
&esp;&esp;许是他觉得有些尴尬,便从兜里摸出两块彩纸包裹的东西:“太子爷,这是意大利的一种糖果,名叫绰科拉(巧克力),您尝尝?”
&esp;&esp;胤礽对新鲜吃食完全没有抵抗力,丢下笔便跑过来,还不好意思地搓搓小手:“那、那咕咕就试试。”
&esp;&esp;南怀仁忍着笑,连忙点头。
&esp;&esp;绰科拉入口即化,浓香醇厚,是一种从未尝过的味道。
&esp;&esp;胤礽眼前一亮,实在喜欢,便将第二块也送进嘴里,还用期望的眼神继续看向南怀仁。
&esp;&esp;南怀仁:“……臣从欧罗巴坐船来,带的不多,这是最后两块了。”
&esp;&esp;小太子失望的“哦”一声。
&esp;&esp;南怀仁仿佛看到一条尾巴耷拉下去了。
&esp;&esp;片刻,康熙从外头进来,笑道:“且晾干了墨迹再走,趁着空隙,南怀仁给朕讲讲永年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