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逢春忙福身应下。
&esp;&esp;二月末,外头的天刚要回暖。
&esp;&esp;钮祜禄贵妃还是如前世一般,没有撑到春日灿灿,便崩逝了。
&esp;&esp;因着已经出了年,丧事便得以在宫中小办。钮祜禄走时不过二十岁,康熙有些叹惋,追封她为皇贵妃,并尊谥“温昭”,金棺暂且安置于筑华城,待停灵满三年再奉安景陵妃衙门。
&esp;&esp;折腾了好一阵子,又到了清明。
&esp;&esp;落雨冷冷清清,叫康熙一时感伤于双亲的早逝。他今年便没以亲王代行,亲自带着赫舍里去了趟孝陵。
&esp;&esp;谒陵的礼仪十分繁杂,从下马碑开始,便要着素服三跪九叩,奠酒,直至在隆恩殿奉茶举哀才算罢。
&esp;&esp;胤礽到底年幼,还未学清楚这些规矩,便留在宫里等着额娘和阿玛回来。
&esp;&esp;宫门下钥前,赫舍里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景仁宫。
&esp;&esp;两个婢女忙给她卸下头饰素服,换身轻快的常服,又打了热水以供洗漱。胤礽也跟着凑上来,心热地给他额娘递个巾子,奉杯热茶,还想搬张椅子站在上头捶肩膀。
&esp;&esp;赫舍里哭笑不得,将人拦住:“好了,额娘只是去祭拜你玛法和玛嬷,哪儿就这么娇气。”
&esp;&esp;胤礽仔细打量着额娘的面色,觉得与往常一般,才放心下来。
&esp;&esp;赫舍里摇摇头,佯嗔夏槐:“还不是你成日里念叨着,叫阿哥听多了,还当本宫是多体弱多病,走不得半步路似的。”
&esp;&esp;夏槐不好意思地笑笑:“小心驶得万年船嘛。奴婢只想让娘娘长命百岁。”
&esp;&esp;胤礽也在一边吆喝:“额凉,长命百岁!”
&esp;&esp;赫舍里禁不住露出温柔笑意。外头多少人喊着千岁万岁,他们这句百岁,却实在动人。
&esp;&esp;拾掇妥帖坐下来,差不多到了晚膳时候。
&esp;&esp;孝陵那地方偏阴偏寒,今日又下着雨,胤礽便特意叫小厨房准备了热锅子。这回的锅子有些不同,里头是加了牛乳的椒麻红汤锅底,煮着各样鲜蔬、牛羊肉片、肉丸,锅边还有两碟子细面条,只等着吃完了菜再煮进去。
&esp;&esp;牛乳的香中和了一丝辣味,赫舍里吃下肚去,只觉得浑身都暖和过来。
&esp;&esp;殿外,雨声融入长夜。
&esp;&esp;母子俩惬意地围坐在暖阁,看了一会儿书,胤礽忽然惊觉:“咦,汗阿玛呢?怎么没有来蹭饭吃,保成都不习惯了。”
&esp;&esp;赫舍里和两个婢女登时逗笑了。
&esp;&esp;她无奈道:“没大没小的,不许这么说你汗阿玛。方才,承乾宫的人来说,佟佳贵妃似乎身子不大好,你阿玛便过去了。”
&esp;&esp;胤礽还是挺喜欢佟佳氏的,她对额娘恭敬,对自己也温和,不是装出来的。便追问:“佟娘娘怎么啦?”
&esp;&esp;赫舍里垂落眼眸。前世,佟佳氏抚养大了乌雅氏所出的四阿哥胤禛。算算时间,这一胎便该是四阿哥了。
&esp;&esp;这宫中人心易变,私心难免,佟佳氏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