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孔雀东南飞讲的是什么故事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这菊花黄了,重阳也跟着到了。诸位还和往年一样,大家聚一聚,吟吟诗、喝喝酒,也不失为重阳一乐!”高炳臣不动声色地说。

“可、可我这里还有些事呢!”孙少吏勉强地说。

“哎哎,谁也不要告假,我做东,我请客,不要你们掏钱,就这么定了!”高炳臣手一摆,武断地说。

焦、孙不由诧异地相互望了眼。

焦仲卿不想和他在一起,忙推辞道:“高主簿,我哪里会做诗?”

“仲卿不做诗也行,那天把你的琴带来,做诗的做诗,饮酒的饮酒,弹琴的弹琴,这才不失雅趣。”高炳臣不动声色地笑道。

沉默了一小会,焦仲卿勉强地答应说:“那好吧!”

“就这么定了。你们继续忙吧!”高炳臣扬扬手,转身就跨出了房间。

焦仲卿见高离去,捣捣孙少吏,说:“有意思,主簿大人怎么也变得风雅起来。”

“奇怪,奇怪,高主簿居然还请我们的客,看来水倒流,时光倒转啰!”孙少吏直着脖子愣愣地嚷道。

这会儿,兰芝坐在织房的小凳上,把织好的锦小心剪下,她仔细看了看织好的锦,想到又可以卖钱了,心里喜滋滋的。

“兰芝,怎么还没收拾好!”刘兰生走了进来,不耐烦地说。

兰芝一边把锦打包,一边对刘兰生:“哥,锦也不多,你就顺带卖了不就行啦!”

“我说兰芝,你怎么犯傻了?绢锦店的郑掌柜哪一次不认你织的锦?那天他还撵着我屁股追了很长路,问我兰芝怎么很长时间没有送锦了。嗨,只要你卖,就能上大价。”刘兰生说。

说完,哥妹俩匆匆出了门。不多时就到了城门,只见人群熙攘,摊贩林立,满街的门面上都摆着各种颜色的菊花和布锦,人来人往,灯笼高悬,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兰芝紧跟在刘兰生身后,绕有兴致地看着淋朗满目的小玩艺,便停下来问价。刘兰生不时焦急地朝前面望去,又回头催道,“哎哎,兰芝,有什么好看的,别磨蹭了!”

兰芝在小店铺里挑着丝线,头也不抬地:“哥,你要有急事,先忙去吧!”

“这人来人往的,哥能放心?”刘兰生说。

兰芝仍在挑丝线,头也是没抬地笑道:“一个大活人还能丢掉?”说罢,拿着丝线跟掌柜说着什么。

刘兰生不想耽误时间,按和高炳臣一起设计好的计谋,高炳臣他们早已在吴记酒楼等着兰芝的到来,刘兰生怕高炳臣等得急,急忙掏出钱扔到柜上,催促妹妹说:“快走吧!”

吴记酒楼里高朋满座。

楼上的大厅里,几个秀才模样的的人摇头晃脑地围坐在矮桌旁饮酒吟诗,每人吟一句,便把酒碗推到下位,焦仲卿独坐一旁弹琴。

这时,高炳臣不安地走到窗口朝楼下的街面望着,透过窗棂看到刘兰芝和刘兰生远远地向这边走来,兰芝好像隐隐听到一阵熟悉的琴声,心里不由一愣。

高炳臣回头朝里头看看,偏偏在这时焦仲卿已把一曲弹完,琴音嘎然而止。

高主簿大惊。

高炳臣望望已渐渐走来的刘兰生兄妹,又望望室内,不由紧张起来。

原来,酒碗已转到焦仲卿面前,几个人正要焦仲卿吟诗。

“仲卿,轮到你啦!”一个面相斯文的秀才说。

“仲卿好文才,别把文才烂到肚里馊了!”旁边另一个秀才也一唱一合地说。

“哎?说好了的,我只是弹琴,为大家助兴。”焦仲卿忙推辞说。

坐在一边,一直不吭声的秀才也连忙说:“不吟诗也行,那也得喝杯酒。”

一会,刘兰生和兰芝已走近吴记茶楼,刘兰生倾听着,却没有听到琴音,非常奇怪。

刘兰生偷偷看了看兰芝,仰头朝楼上望去,只见高炳臣正紧张地向他做着手势,比划着,一边又回头焦急地望望室内。

刘兰生向高炳臣指指自己,又指指身后的兰芝,终于明白高炳臣的意思。

这时,高炳臣抹了抹脸上的汗,急忙催促仲卿说:“仲卿,弹得正兴,怎么不弹了?”

焦仲卿指指劝酒的几位秀才,说:“你看看,诸位非得让我不吟诗就饮酒,高主簿你可说好了,只让我弹琴。”

“仲卿弹琴,做诗、饮酒就免了吧!”高炳臣以命令的口吻对众秀才说。

“仲卿不吟诗,那高主簿可轮到你了!”众秀才见高炳臣这样说,忙起哄道。

高炳臣一下愣住,忙推辞着:“诸位先生,我还没有想好呢!”说罢,又走到窗口。

面相斯文的那个秀才笑道:“哎哎,高主簿一会到窗口,一会儿手还比划着,是吟诗还是打拍子啊!”

高炳臣愣住,看看自己正抬起比划的手,支吾着:“对对,是在吟诗,习惯,习惯!”说罢,手又比划了两下。

不一会,兰芝和刘兰生就到吴记茶馆楼门口,兰芝正要朝楼上走去。

“兰芝,看看这铺里的蛮棰,你嫂要买洗衣的蛮锤。”刘兰生慌忙挡住妹妹的去路。

原来是个铁匠铺。

俩人刚走到门口,铁匠的大锤“叮叮当当“地敲起。

“这是铁匠铺,只有铁锤,哪有洗衣的蛮棰?”兰芝笑道:

“你嫂子要的可是蛮棰!”刘兰生故作失望地说,边说边回头朝楼上的高炳臣打着手势。

“那得到木匠铺。”兰芝话音刚落,一转身便发现刘兰生在向楼上摆着手,忙诧异地说:“哥,你……?”

“我是看师傅打铁的样子太好看了!”刘兰生忙掩饰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