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面前放着一张宣纸,纸上的字迹还未干透,可见是刚刚写下的。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一手好字龙飞凤舞极具张力,可见写字之人功底深厚。
“小妇人萧孟氏携子鸿琛见过夫子。”
“学生萧鸿琛,见过先生!”
孟甜甜带着萧鸿琛一起,给周沛汶行了礼,周沛汶的目光在孟甜甜身上扫过,随后看向萧鸿琛。
“为何求学?”
“娘亲常说:读书可以使人明理,鸿琛不才,却希望可以尽一己之力为娘亲、为弟妹遮风挡雨。”
周沛汶没想到面前这个村妇还算有些见识,能说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的话来,心下略微满意了几分。
“以前可曾入学过?”
“幼时跟着村里的一位老童生启蒙过,不过只学了一年,老先生便病逝了,后来家中变故,就未曾继续了。”
“原来如此,那我先考较一番,看你基础如何?”
“请先生出题,学生定当尽力!”
“好、有胆色!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你以为如何?”
“回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
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听到萧鸿琛的回答,周沛汶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看着对答如流的萧鸿琛,周沛汶心里十分满意,这个孩子是有灵性的,值得培养,于是开怀大笑说道:
“好,不错,不错,既然如此,那就留在这里吧!三日后,良辰吉日,行拜师礼即可!”
孟甜甜听到这话立马高兴坏了,天知道她刚才有多紧张。
那会的她就好比现代社会在学校门口等待里面参加中考的孩子似的,那心里忐忑的。
“多谢夫子、多谢夫子,那我们准备好束脩和六礼,三日后再过来。”
周沛汶笑着点了点头。
“去吧,三日后辰时抵达学堂即可!”
“好的,知道了,多谢夫子!”
萧鸿琛也弯腰行了一礼。
“学生告退!”
周沛汶见状更是满意,招招手,让小厮把人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