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明听了,只觉得以前被典给王大夫做药童的苦,没白受。
这个弟弟没有白疼!
李耀安接着道:“想要族里支持也简单,到时候咱选一些,想学医的跟着你学医,以后你外出也有人跟着。”
“我们族里想要兴盛,也不能尽看着科举这一条道路不是?”
第二天一早的时候,李耀安就背着李梁和王氏去找了族长。
和他说了,族里应该多方面发展。
送一些读进去书的人,去学其他的。
可以先看看族里的大人们,会些什么,然后给那些人一些补偿,让有兴趣的孩子跟着学。
族长听了,觉得有道理。
就跟李耀安数,族里的人会些什么。
其中有些婶子做饭菜好吃,有些婶子刺绣织布好。
一些男人编竹编的手艺好,一些做木工的手艺好。
李耀安就赶紧道:“若是族里这些东西,做得多,还可以拿到县城去卖。”
“你还可以看看,谁做生意,会比较好。”
“咱们在县城租一个铺面,专门卖族里做的东西,赚的钱族里抽一份,然后根据劳动所得分其他的。”
族长想着想着,居然笑出了声来。
连忙喊了李占,晚上的时候喊各家的人到他家来。
李耀安这是在为李耀明铺路,族里既然接受了多方面发展,那以后李耀明想要学医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别看李耀安如此大费周章来处理李耀明学医的事情,实在是在古代宗族力量过于重要了。
不要以为自己能赚钱考功名就可以飞了,若是以后去个衙门当差做知县,手里没有信任的人,做什么都缩手缩脚的,那还怎么出成绩。
李耀明想要外出求医问道,自己一个人王氏他们也不可能放心,只有有族里的人跟着,他们的心才会稍微放下些。
族里好了,他们以后做什么都会更方便些。
李耀光心绪难平
晚上族长聚集了族里所有的当家人,一起聊了很久。
李梁决定辞去孙氏牙行的活计,专门打理族里在县城的生意。
所有人都同意了,觉得这样最好不过了。
族里的人们干劲十足,带着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们,学起了一技之长。
李耀安向族长提议,让族里的女孩子们也要学会读书识字。
夫子就由李莲华担任。
夫子本不想同意,觉得女子都去读书了,那家里的活就没人干了。
结果被族长被族长媳妇好一顿说,才勉强同意,女孩子们拥有上午半天的学习时间。
李耀安家位于县城的铺子,改名成了炼红裳,千锤百炼的炼!
李莲华和李招娣都不用去铺子了,李木头的媳妇顶了这个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