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阳重川城的许多达官商贾都陆陆续续收到了一封请柬,当他们翻开那张红纸时,才恍然想起了十九年前的一桩流传城中的往事。
城中众人皆知,上官家三公子是一位读书人,从小便以书作伴,就连早年偶尔被他七妹妹拉着到酒楼吃饭时,也是手捧书籍,低头翻阅。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他上官楚华天定的命数。
上官楚华婴孩时的周岁抓周礼,二老爷上官涟与二夫人都蹲在旁边默默期待着,只见孩子在地上爬啊爬,转了好几圈,可就是不拿东西。
本来二夫人还以为这小小孩子,怎么就有选择困难症了呢,那以后可怎么办啊?
正纠结着,上官涟突然抓住了她的手。
原来是孩子一手将那支狼毫笔拿起,随即放在嘴里就这样叼着,然后匍匐着又爬了一丈距离,抓住了一本《春秋》。
起初,上官涟还微微皱眉,但转头见夫人眉开眼笑,转念想了想,这样也好,反正比这幼子年长四岁的长子上官楚谦对筹算之术颇感兴趣。
若是这幼子将来能够考取功名,入仕为官也未尝不可。
渐渐地,当初那个嘴叼狼毫,手执《春秋》的婴孩长大了,果真不负众望成了个读书人,就连书塾的先生都颇为赞赏。
就这样,所有人都觉得他将来会参加科举,榜上提名,入朝为官。
但上官楚华十六岁那年,却提出了一个几乎让父亲上官涟气结当场的想法。
他毅然表示要外出游学,放弃考取功名,按部就班地入仕为官。既然大哥上官楚尧已经考取功名高中,那他也打算走一条新的道路。
于是,两个月后,上官楚华独自一人身负简易行囊,出门远行,游历四方。
直至三年多以后,才回到重川上官家。
一旬前,上官楚华二十岁生辰已过,老祖宗上官烛明与其父上官涟便开始筹备他的及冠礼。
南阳安定年号二十年,深秋,上官家大开府门宴请宾客,为上官楚华行及冠礼。
上官氏宗祠,一袭朴素青衫的上官楚华跪坐堂中,父亲上官涟亲自为其加冠,随后上官泠与上官涯两位叔父亦相继为其加冠,加冠三次,礼成。
老祖宗上官烛明将封存在宗祠二十年的那张红纸翻了出来,沾墨提笔于上官楚华四字后,加上了“字,棠衍”。
上官世家楚字辈三子,上官楚华,取字棠衍。
几乎全城的达官显贵都列位席中,城南慕容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今日慕容家家主慕容枫并未携夫人前来,反而带了两个相对陌生从未见过的年轻人。
两位年轻公子哥自然是化名为季宁越的柴氏太子柴济容,还有谋士姜舒圣。
当已及冠的上官楚华跟随几位长辈走到席前之时,他便眼尖看到了台下的两人,只是他并未与二人对视一眼,仅是匆匆一瞥而过。
只是他的心中尤为震惊,柴济容此次跟随慕容枫前来,莫非是为了三叔上官泠吗?
只是他确定要此时这般过早行事吗?
席中,老祖宗上官烛明亲自带着楚华到台下各席中敬酒,这位老祖宗在重川城中自是威望极高,哪怕是慕容枫也由衷尊敬。
酒宴过后,上官家还安排了歌舞表演,但席中却赫然少了几人。
先是今日的真正主人上官楚华告辞离席,他必须尽快给远在东冥国都的裴嗣传递消息。
而后,上官泠也向老祖宗请辞,表示礼部近日有些琐碎事务要尽快处理,准备返回官署衙门。
当上官泠走到府门外准备走上轿子之时,却被人在身后给叫住了。
当三人来到了最后的一处茶馆,包了一间雅室,对坐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