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的义诊摊前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病人前来求诊,从跌打损伤的苦力,到身患顽疾的老人,我凭借着现代医学知识和改良后的古方,尽力为他们减轻痛苦。随着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我的名声在汴梁城传得越来越远,甚至有外乡的百姓也慕名而来。
然而,同行们的嫉妒之火却越烧越旺。王郎中自从那日在集市上被我驳得哑口无言后,一直耿耿于怀。他整日坐在自己冷冷清清的医馆里,看着对面我那热闹的义诊摊,心中的怨恨如同野草般疯长。赵医官也没闲着,他四处散布关于我的谣言,说我是妖女转世,用邪术治病,迟早会给汴梁城带来灾祸。
这日午后,集市上的人比往常更多。我正忙着为一位患了风寒的老者诊治,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喧闹声。我抬头望去,只见王郎中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朝我走来。他的身后跟着赵医官,还有几个平日里与他关系密切的医馆伙计。王郎中手中挥舞着一根拐杖,脸上的山羊胡气得直抖,大声叫嚷着:“苏瑶,你这个败坏医道的丫头,今日我定要好好教训你!”
周围的百姓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原本围在我摊位前的病人也都面露惊慌,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我心中一紧,但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我站起身,直视着王郎中的眼睛,不卑不亢地说道:“王郎中,我一直本本分分地治病救人,不知您这是何意?”
王郎中冷哼一声,说道:“你用些旁门左道的方法治病,蛊惑百姓,还抢走了我们的生意。今日你若不离开这集市,就别怪我不客气!”说着,他用力地将拐杖往地上一戳,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我深吸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王郎中,我所用的方法虽与传统不同,但都是为了让病人早日康复。医学本就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我并没有恶意,也从未想过要抢您的生意。”
可我的话还没说完,赵医官就跳了出来,大声说道:“哼,你少在这里狡辩!大伙看看,自从她来了之后,咱们这些老郎中的日子都不好过了。她就是个骗子,大家千万别再相信她!”
周围的百姓开始交头接耳,有的面露犹豫之色,似乎被赵医官的话影响了。我心中焦急万分,知道如果不尽快解决这场风波,我的名声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就在这时,一位曾经被我治好过腿伤的年轻小伙站了出来。他名叫李二,是个憨厚老实的苦力。李二大声说道:“你们别胡说!苏姑娘是大好人,她治好了我的腿伤,让我又能干活养家了。她的医术是真的高明,你们这是嫉妒!”
有了李二带头,一些被我治好病的百姓也纷纷站出来为我说话。一位被我治好眼疾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说道:“苏姑娘心善,医术又好,要不是她,我这把老骨头恐怕早就瞎了。你们可不能冤枉她啊!”
王郎中见状,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恶狠狠地说道:“你们这些人,都被她给迷惑了!今日我就要砸了她的摊子,看她还怎么骗人!”说着,他就带着人朝我的摊位冲了过来。
我心中一惊,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就在王郎中的手即将碰到我的药箱时,突然,一只手伸了出来,抓住了他的手腕。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男子站在我面前。他面容清俊,眼神中透着一股威严。
“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敢如此闹事,还有没有王法了?”男子冷冷地说道。王郎中挣扎了几下,却发现自己根本挣脱不开男子的手,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这不是苏轼苏公子吗?”众人一听,纷纷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色。苏轼的才名在汴梁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诗词文章写得好,为人也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的爱戴。
苏轼松开王郎中的手,上前一步,说道:“苏姑娘的医术我早有耳闻,她是在实实在在地治病救人。你们作为同行,不但不互相学习,反而在这里闹事,实在是不应该。”
王郎中听了苏轼的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苏轼不好惹,也不敢再放肆。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道:“算你走运!”说完,便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我感激地看着苏轼,说道:“苏公子,今日多亏有您,不然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苏轼微微一笑,说道:“不必客气,我只是看不惯他们如此欺负人。苏姑娘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和仁心,实在令人敬佩。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找我。”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望着苏轼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苏轼的出现不仅帮我解了燃眉之急,也让我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支持。然而,我也明白,这场风波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不会退缩,我会用自己的医术和智慧,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