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渔点点头,眉头都快拧在一起了,还不凶么,难怪那几个孩子咧着的大牙都收回去了。
听古小渔这么一说,赵锦便放松了表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凶,古小渔在心里偷偷笑了笑,他其实是说着玩的,不想让赵锦过分紧张罢了。
谁出来玩如此小心翼翼的,都没什么乐趣了。
没走多久,就看见了小溪,落满了雪的两岸中间,溪水越发清亮,幸而没有结冰,否则还得将冰砸了。
古小河伸手下去试了下水温,才碰着水面便将手收回来,这也太冰了。
江大今还没说话,就见古小河已经缩着脑袋回来了:“大今哥,这也太冷了,若是下水定是会冻坏的。”
“不下水。”江大今低声道。
古小河疑惑:“不下水,难道我们要钓泥鳅么?”
倒也不是不行,但是今日出来的急,也没带着饵料。
江大今摇头,将随身带着的小鱼篓解下,在地上找了些地龙混着来时带着的米糠一齐放进鱼篓里,然后将鱼篓放进小溪里。
“这样行么?”古小渔怀疑的看了看溪水。
江大今点头:“要等一等。”
古小渔跟着过来,倒不是为了捉泥鳅,虽然这时节的泥鳅是大补之物,但是他如今怀着身子,闻不得腥味,就是捉了也无福享受。
他来是为了溪边的腊梅,腊梅在腊月开放,但是如今也打了花苞,白雪之下,朵朵红梅点缀在树枝间,也只有冬日里才得见这样的景色。
“你闻到梅香没有?”古小渔踮起脚嗅了嗅,似有暗香浮动,幽幽的,还挺好闻的。
赵锦也闻到了,没想到这腊梅才打了花苞,就已经能闻到香味了,还真是凌霜傲雪,独自怒放。
“冬日里也就梅花才能开的这么好了。”古小渔靠着赵锦,站在梅树前感叹。
赵锦:“你若是喜欢,我替你折一枝回去?”
古小渔摇头:“我虽喜欢,却不想折它,让它在这里好好开着罢,到时候人人都能看到。”
大不了,来年他去寻一棵小腊梅树栽在家里的院子里,到时候年年冬日都能看见腊梅盛放了。
两人在这里说着话,那边古小河跟着江大今将鱼篓拉上来一看,果真在鱼篓里看见了泥鳅和小鱼,古小河高兴的直拍掌。
古小渔也过去,探头看了眼:“哟,可肥呢,虽没几条但是个头都不错,也够一顿了。”
“听人说泥鳅是水中人参,正好给哥哥补身子。”古小河眉开眼笑的看着古小渔。
古小渔摆摆手:“这几日我可吃不了这些,你拿回去自己吃罢。”
古小河闻言也只能点点头,再好的东西也要古小渔能吃才是,如此古老爹可有口福了,这几日正愁没鲜美滋味下酒呢。
出来的有些久了,几人的鼻头已是通红通红的,再不回去该有人来喊了,几人便原路返回了。
古小渔和赵锦到了家,赵婶子正在煮酒酿圆子,见两人回来了,让两人赶紧进屋烤火,一会儿圆子便好了。
闻着空气中飘来甜甜的味道,古小渔还真有些饿了。
这酒酿圆子味浓甜润,是由糯米粉搓的小丸子与酒酿煮成的,有益于健脾养胃,但是不宜消化,不可多食。
因着古小渔才喝了小半碗,赵婶子便不让他再吃了。
古小渔虽还有些馋但也还是将碗放下了,随手抓了一把枣子充数,吃了东西,古小渔烤了会儿火,还没怎样呢,便有些昏昏欲睡了。
赵婶子进屋见古小渔头一点一点的,天可怜见的,也不忍将人惊醒,让赵锦过来把人抱进屋子。
赵锦应了,走近将古小渔稳稳抱起,古小渔迷糊着,刚要挣扎,赵锦轻声说了什么,古小渔便安心睡过去了。
等那小两口进了屋,赵婶子笑着在火盆旁坐下,冬日虽冷,但这心却是热的,一家人就是这样和美才好。
将古小渔抱进屋子,给人掖好了棉被,赵锦本是还想去外面的,家里的水缸不剩多少水了,该去挑了。
谁知古小渔一沾床就喊冷,赵锦无奈,汤婆子还没得空去买,只得也躺上床替古小渔暖被窝。
汉子体热,有了赵锦,没一会儿古小渔在暖和的被窝中打起小呼噜,赵锦又等了一会儿,等古小渔彻底睡熟才轻手轻脚的离开。
刚开门,乌圆不知道什么时候跑过来了,一溜烟就进了屋子,猫崽儿落地无声,也没叫,乖乖的过去趴在床下守着古小渔。
赵锦见乌圆那么乖也没把它抱出来,任它在屋里陪着古小渔,自己出门挑水去了。
乌圆轻晃着尾巴,眼睛一眯一眯的,没一会儿也睡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