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快穿炮灰的人生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地窖在这里被管教干部称作为监舍,监舍里有对面两盘大土炕,每个监舍能住七、八十个犯人。

这些监舍都是为了收纳新到的犯人新建而成的,还没有人入住过。看着炕上厚厚一层乌拉草垫子,犯人也放下心来,不会冻着就好。

农场的室外温度现在已经是零下二十多度,人一进去地窖,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冻僵的双手双脚都热乎起来。

凤梧为了就近照顾老爷子,在分配场次上做了点手脚,和另外一个叫简萍萍的女护士一起被分配在了九分场的卫生院。

九分场的卫生站十分简陋,一栋百来平方的拉合辫房子,几张铁架子床占据了一个病房,一个配药室,一个治疗室,还有一间医生负责问诊的诊室。

除了卫生站,九分场还设有食堂,监舍区,职工宿舍区,职工食堂,犯人专供食堂,供销社,职工子弟学校等等,设施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个九分场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的缩影。

豪拥近六万亩地域的九分场坐落于乌茨湖下游,这里几乎三面都是沼泽地,唯一一条通往九分场的土路,堪堪只够一辆卡车通行。

一路沿着土路两边,稀稀拉拉的种了两排常绿的油松。

凤梧分配的房子只是二十几排地窖之中的其中一个,能有个单独的宿舍,更方便做点什么事情,挺好的。

凤梧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平时就呆在卫生站跟在医生身边打打下手,一个月165块的工资,再加上发的一些七七八八的补贴,加起来差不多能有20块。

这时候能有20块的月工资,算的上是高薪阶层了。

犯人刚来前两天,都是在监舍休整中过去的,农场给每个犯人发放一套灰蓝色的劳改棉服棉裤,更利于平时的军事化管理。

凤梧每日早晨都能听见外头喊声嘹亮的口号:“劳动改造,改过自新,一二三四……”

犯人每日大清早围绕着自己中队的地盘跑圈,跑够了管教干部规定的圈数,就解散休息去犯人食堂打饭。

吃完早饭后就拿着铁镐铁锹在小队划分的任务范围劳作。

卫生站平时没什么人过来看病,看病要钱,这个时候的人,除非你病的下不了床,都是扛一扛就忍过去了。

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大片的沼泽地冻结了厚厚的冰,两人高的芦苇就分布在这些厚厚的冰层之中,一望无际,人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失去方向。

所以,即使九分场的看管没有监狱那么严密,也没有人敢逃进沼泽里的芦苇荡。

凤梧沿着乌茨湖外围,远远就看见一群穿着灰蓝色棉袄的犯人手里拿着铁铲铁镐,围着乌茨湖修筑防洪堤坝。

每到夏季,乌茨湖涨水后就和大片的沼泽形成大湖,要想把沼泽改建成良田,就得先把乌茨湖和沼泽用高高的堤坝分割开。

围着乌茨湖修筑堤坝的工程量很大,单靠那七八百壮劳力犯人一镐一铲,在冻的硬邦邦的冻土上,在零下二十几度的酷寒中劳作,可想而知这些犯人的劳动量有多大。

没过半月,单凤梧知道的犯人死亡人数就不下四十。

那些管教员可不会好心为这些人收敛尸身,都是同队的狱友随意在堤坝下挖个坑,就这么把人埋在了乌茨湖边。

见惯了死亡的凤梧也只是漠然的看着,这是历史发展下的必然,她无力改变小世界的发展进程,她来到这个小世界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完成委托人的心愿。

犯人用力一锹下去,锹头陷进去不到五公分,连续十几下,才把冻土翻出大半。

一人一天铲土的方量平均不足三个土方,离管教规定的四个土方量差了不少,那些在劳作中没有按照规定完成任务的就会被管教员严厉批评,差太多的甚至还会加刑一到五年。

犯人个人完成不了任务,犯人所在的班的班头就对你不会客气,回去以后还要开批斗会对你进行精神批斗,罪名就是“消极怠工、抗拒改造”。

沉重的劳动几乎压垮了大多数犯人,但只要累不死,就得往死里干,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熬过了开头的苦,慢慢的,人就认了命!

六零纪事19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凤梧咬了一口青翠欲滴的黄瓜,挑了挑眉,神识落在了门外。

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凤梧跟她见过两次面,知道这人叫杨莲霞,男人是一中队的管教员。

杨莲霞在九分场的后勤科工作,凤梧去后勤科领过几次东西,开始这人对她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凤梧以为这人就是这种性格,后来两次,杨莲霞对她的态度明显就转变了许多。

不仅优先让她挑,还在数量上稍稍倾斜一些。

凤梧得了好处,心照不宣的领了这份莫名其妙的人情。

现在这人不请自来串门子,怕是来收利息了。

“是杨婶子啊!这大晚上的你过来是有事吗?”凤梧靠在门边,手里拿着半截黄瓜问道。

杨莲霞没想到这小宋姑娘居然能在大冬天吃上一口新鲜黄瓜,咽了咽口水,心里又羡又妒。

这京市来的大姑娘就是水灵,手头也宽裕,要不是科长看上了这妮子,她都想把自己儿子介绍给她了。

“哟,小宋护士啊!你这手里的水黄瓜看上去真水灵,咱们这荒郊野地的,不知道小宋护士在哪里买的?”只要价格不离谱,她也想买些回家改善改善伙食。

天天酸菜疙瘩吃的脸都皴了。

当然,要是小宋护士脸皮薄,愿意送她一斤半斤的,那就更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