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正在偷看两条鹦嘴鱼亲热的陈红被吓了一跳,看到手里拿着的金属探测器,一闪一闪的红色指示灯,一直不停闪烁,陈红才发现附近有金属存在。
环视四周,视线之内应该没有什么金属制品。可是探测器又叫个不停,肯定是自己忽略了什么。
陈红停在这里仔细翻找,终于在珊瑚丛的下面找到一个皮箱。用钩子把它从珊瑚丛里勾出来。
发现上面长满了苔藻,而皮箱在海水中被腐蚀坏了,被陈红一钩子勾了个大洞,看样子马上就要散架。
陈红也不敢乱动了先收进空间里,等有时间再开箱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希望有惊喜,不过也不能抱太大希望,附近也没有发现沉船,再说看皮箱的腐烂程度,年限不会太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空看看再说吧。
把这片海底的海胆收的差不多了,陈红在海底远离白鳍鲨的攻击距离,才从海底浮上来。上船回空间换下潜水衣,冲了澡开船离开了这个海底森林的海面。
陈红暗暗感叹,这个海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自己带走了大部分的海胆,海藻将会生长的更加旺盛。
不出几年,这片海底森林的面积就会扩大一圈,附近的鱼虾们都可以在这里建设一个新家园。
陈红也踏上了新的征途,在大海上到处寻找着新的猎物。
下午陈红又下了一网,收获了一千五百斤鱼获。这一网拉上来近千斤银鲳鱼,个头都在一斤半以上。拉上船的时候,差点闪瞎了人的眼睛,这鱼太漂亮了,银光闪闪。
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堆银板似的堆了一甲板。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石斑鱼,红鲷鱼,真鲷鱼,大青衣。基本上这一网上来的鱼价值都不低,全部是颜值高,味道好的中档鱼类。
陈红特别开心,这几天自己的运气爆表,好事连连啊!
这老天爷这么激励自己,真是让人动力十足,干劲满满,想停也停不下来。
乐滋滋的解完鱼,把网收好,又往空间里收了一多半活鱼。船上只留下一千斤银鲳鱼,三百多斤死鱼,五百来斤中低档活鱼。陈红兴冲冲的开船回了码头。
这次,张百强刘泉田和刘老虎都在码头等着呢!
船已靠岸,众人蜂拥上船,一下就让船下降了十厘米。陈红笑呵呵的招呼大家,二虎叔一家动作迅速的往他们带来的水箱里装鱼获。
就这样边装边称,不到一个小时,三家分刮完了所有的鱼获,抓紧时间开车走了。这次陈红又收入了15万,光银鲳鱼就给陈红增收6万多块钱!
干完船上的活,陈红转账150元给二虎叔,又给了他两条二斤多的银鲳鱼,让他拿回家做了吃。
二虎叔三口人都不要,这也太离谱了,两条鱼比他家一天的工钱都要贵一半了,他们怎么好意思接呢!
接下来再发一章,祝各位书友周末阅读愉快!
回娘家
陈红硬塞给他,特意留给他们家吃的,不收咋行?还让他给村长家捎去两条,让村长家也尝尝今年的银鲳鱼。
二虎叔实在推辞不下,只好提着鱼回家了。望着他们三口人的背影,陈红微笑。他们家都是好人,自从嫁到于家村,没少帮助她干活。
不能打乱村里发工钱的秩序,陈红只能在其他地方补贴他家。等以后有外地人进来就好了,陈红就可以跟随外地老板的工资幅度给他家提高工钱了。
现在只能跟着村里的价格走,陈红也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因为二虎叔家搅乱了村里的用工市场,让村里人都敌视自己。
时间过得飞快,陈红觉得自己的钱包还是很瘪的时候,转眼之间就该回娘家了。
这次回去,陈红不打算带太多东西,领着孩子,一路上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倒腾一路,空着手也不轻快。
只带了十斤鱼干和五斤虾干,陈红就领着孩子回了济南,到济南还要倒一趟汽车才回了家。
这一趟从家六点出门,先坐汽车又坐火车,中途又换乘了一趟火车,又坐汽车,这才到家。
到家都快三点了,光路上等车坐车的时间就用了九个小时,孩子半路上还睡了一觉。抱着个睡着的孩子特别累人,陈红觉得比她在海上打三千斤鱼还要累。
也难怪现在的人都不太爱出门,哪像后世,动车高速动车全面铺开,再远的城市一两个小时就到,多么快捷方便!
现在倒好,带着孩子出趟门能扒层皮,太累人了。
到家把带回来的鱼干虾干交给妈妈,陈红就不管了。她爱自己吃自己吃,爱送人送人,都由她去分配吧!
爸爸抱着于洋,对陈红说:“带着孩子,怎么还拿那么多东西呢,多累呀!回自己家还搞这些干什么?”
陈红也只是笑笑没说话,说是这么说,回娘家不带东西,左邻右舍都会笑话,还以为和娘家闹矛盾了呢。
农村就是这样,邻居之间最有人情味,有事都互帮互助。可是也多了很多的是是非非,家长里短,一点小事传的满村皆知,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明天就是宴客的正日子了,妹妹还没到,她的孩子今年刚满一周岁。本来爸爸不想让她来的,妹夫在北京当兵,也不是自由身,不能陪她娘俩回来。
她自己带着个小孩子路上也不方便,又是尿布、又是奶瓶、又是换洗衣服的都够她折腾了。小孩子太小,一路上又是拉又是尿的太麻烦了。
妹妹也想家了,想着回家一次,姐姐也回来,全家都能见到面。已经好几年没聚在一起了,这次摆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