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旬,康熙在早朝之上宣布要处置一批罪官,戴梓赫然在列。
胤礽想也没想就上前求情了。
不管日后大清还要不要再筹建火器营,他都不希望戴梓这样的人才流放到苦寒之地,受尽折辱。
而康熙就等着他求情呢,他站出来把话说完,康熙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他,只是把戴梓的官职免了,让他在工部做个最下等的工匠。
然而实际上,戴梓在城外田庄上虽然没有官衔在身,可他的俸禄却已经与工部侍郎持平了。
事情办成的如此轻易,还是叫胤礽心里产生了些许怪异之感。
毕竟当初那洋鬼子陷害戴梓的罪名可是反叛,康熙能这么大度的放过戴梓?
胤礽心中写满了问号。
可不等他深究,康熙就又下达了一个叫胤礽觉得惊悚的政令。
那就是康熙决定在天津开设港口,推进海上贸易。
胤礽听了之后都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不会动了。
上辈子他整整花了十一年的时间,才叫康熙同意正式在闽越、岭南之地建立港口,筹建海军。
而那时候,他挖空了心思去盘活国内的经济状况,让康熙看清海上贸易的巨大利益,才成功说服康熙。
现在他可啥也没干啊。
怎么就扯上开设港口了呢?
从康熙宣布筹建港口的那一刻起,直到下朝,胤礽都恍恍惚惚的,康熙与朝臣后面说的话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康熙宣布退朝之后,胤礽走路都有些飘。
康熙怕他多想,没等他走几步,就让梁九功把他带去了乾清宫。
直到父子两人面对面坐到餐桌上时,胤礽的脸上都写满了几个大字——“怀疑人生”。
康熙看着胤礽已经失去表情的脸,把关切装的挺像那么回事儿,
“保成,你怎么这副表情?可是身子不舒服?”
胤礽的视线逐渐聚焦,下意识回答道,
“我没事。。”
“没事就好。”
康熙说着,给他夹了一个奶饽饽,然后又接着说道,
“朕把这筹建港口的事情交给你,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这回胤礽倒是听清了,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啊?”
“怎么?你不愿意?”
康熙眉头皱了起来,
“那方才在朝堂上为何不拒绝?”
“没没没,儿子愿意,愿意!”
胤礽也顾不得惊讶了,再懵下去,出京办差的机会就离他而去了。
康熙眼里飞快掠过一丝笑意,随即又道,
“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朕叫工部、户部配合你,拟个章程出来交给朕过目。”
“是!”
胤礽一瞬间兴奋了起来,但心中还是存着几分疑虑,他吃了几口早膳,试探着问道,
“阿玛怎么想起要筹建港口了?”
康熙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淡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