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我就告诉我儿子,让他别和双柱一块玩了,小心被讹上。”
“周老二家的小儿子才八岁呢,那额头肿得哟!是不能这么算了,那以后还不得随便打人。”周围有孩子的妇人都嚷起来。
“清荷丫头,这事你想怎么办?”王有富知道长顺家今天不出点血是不行了,村里人大多都要卖红薯,自然都向着周家。
“村长爷爷,您为人公道,我们都听您的。”过犹不及,清荷并没有趁机再收拾吴秀娟。
王有富捊了下胡子:“有顺,你家双柱把周家孩子打了,又去讹周家的钱,周家不计较双柱讹钱的事,打孩子的事你该给周家赔礼。这样吧,拿上二十个鸡蛋,给孩子补补。”
“叔,我家……”王有顺心里并不服气,张口就想争论。
王有富也懒得理这蠢蛋,沉声道:给!”
眼看王有富要发火,王长顺再不愿也要点头答应。
万氏带着孩子谢过村长,又让刘氏和大侄子周清波一起回家,只说有事商量。
王有富看着牵着弟弟的清荷,微眯了眯眼:周老二家这个丫头不简单哪,既收拾了吴秀娟母子,又敲打了村里的人。
如今都知道她家在镇上有关系,再不敢随便生出什么坏心思,是个聪明人呐!
清荷一行人回得是自家的小院子,万氏担心婆婆看到清文受了伤,心里难受,就让大嫂和侄子来了自家院子。
“大嫂啊,今天幸亏有你在,不然清文不知要吃多大的亏。”万氏拉着刘氏的手,感激得不得了。
刘氏爽快一笑:“嗨,没事,都是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清文是我看着长大的,是我嫡亲的侄子,跟我自己的孩子没两样。”
冬日里天黑得早,万氏也不再耽搁:“大嫂,我们家的生意你也知道,现在光靠我们家人是忙不过来,不知道你和清霞愿不愿意来帮我们做红薯粉,工钱嘛,就一天十五文。”
帮二房做些事,刘氏是愿意的,但钱她却不好收:“二弟妹,还要啥工钱啊,冬日里地里也没什么活,闲着也是闲着。我和清霞过来帮忙,咱们边做事边说说话,比我自己闲在家里舒坦。”
万氏拍拍刘氏的手:“大嫂,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工钱是一定要拿的。”
“我这也是有私心的,我家的生意是要长久经营下去的,家里实在也忙不过来,我可不想去外面请人,谁知道外头的人是个什么心思,只有咱们自己家人我才放心呐!大嫂,你就当帮帮我,就同意了吧。”
“那成,二弟妹,明天我就带清霞过来。”刘氏知道二房这是想帮衬大房,心里感激得很。一天十五文,一个月就是四百五十文,她和清霞两人一个月就有九百文,将近一两银子!
成年汉子在码头累死累活,一个月也才四五百文,这样的好事情上哪里找去,刘氏想着日后做事的时候,多下些功夫,时间做得久一点,不叫二房吃亏。
“娘,还有大哥的事,你别给忘了。”清荷在一旁插了句嘴。
“对,还有清波。”万氏懊恼地拍了一下大腿:“大嫂,明天开始我在家里和你们一起做红薯粉,清波要是没啥事,就去镇上帮着看摊子,工钱就跟你的一样,你看成不?。”
“成!咋不成了,二弟妹,嫂子真是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刘氏激动地嘴唇发颤,眼里也蒙上一层雾气。
“嫂子,别这样说,不是你说的吗,一家人不说外道话。”
眼看再说下去天就黑了,刘氏急着回去喂猪,看着一旁还傻愣着的儿子,忍不住朝着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傻小子,还愣子干啥,快谢谢你二婶。去了镇上多做事少说话,护着点你妹妹,别让你妹妹累着了。”
周清波挠挠头,憨憨一笑:“二婶,谢谢你。你放心,有我在,不会让妹妹累着的,更不会让人欺负她。”
“二弟妹,我们先回去了,再晚要看不见路了。”刘氏说完匆匆带着周清波走了。
刘氏母子走后,万氏也急匆匆去了灶房,幸好中午还剩了不少菜,晚上做点面条也快。
“姐,你真厉害,一下就把王双柱给吓跑了,我就打不过他。”清文眼崇拜地望着姐姐。
清荷被盯着不太好意思,避过弟弟灼热的视线道:“清文,你记着。遇到坏人或者身处险境的时候,不要硬拼,多动动脑子,想办法以智取胜,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知道了吗?”
清文乖巧地点头:“知道了,姐姐说的我都听。”
清荷吹了吹弟弟红肿的额头:“还疼吗?要不要拿个鸡蛋滚滚。”
“不用了,姐,一点都不疼了。”清文不仅不觉得疼,反而觉得很开心,姐姐护着他呢。
勾心斗角
第二天,周清波一大早就到了清荷家里,跟周明远抢着挑柴火。
此时的天气已经冷了起来,早上吹着一股子刺人的冷风,不过今天瞧着有太阳,这风吹着倒没那么刺骨。
天气越来越冷,现吃现做的酸辣粉比夏季时更受人欢迎,因着隔了一日才出摊,今日又是赶集的日子,摊子上忙得不可开交。
清文昨日受了伤,清荷便哄了他在家陪娘。
摊子上今日只有清荷父女和周清波三人,周清波虽然是头一天摆摊,但他很年轻学得快,因此摊子上也忙得过来。
清荷暗暗观察了一下,大哥周清波做事勤快踏实,招呼客人也热情,他人年轻说话又讨喜,除了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外,后面做得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