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家的摊子每天客人不断,连带着给隔壁的余大嫂家也带了不少生意来。
她家的生意好了,金家的生意便落了下去。
金家摊子上,摊主金达看着只有稀稀拉拉两个客人的摊子,神情疑惑。
今天是怎么回事,人都到哪里去了?
往常这个时候摊子上都坐满了客人,今天怎么人这么少?
自从推出酸辣面后,摊子上生意好了很多,这还是头一回摊子上人这么少。
金达的这份疑惑,一直到半下午才在两位客人口中得到了答案。
那两位客人坐下后,要了两份酸辣面,金达做好面给客人端去时,恰巧听见其中一位客人抱怨:“刘大哥,我跟你说,我今天本来是想吃酸辣粉的,谁知道今天酸辣粉摊子上人多得挤都挤不下。”
“我也是,我还去等了好一会,实在等不住了才离开的。”
刘大哥嗦了一口面,继续道:“赵老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卖酸辣粉的周家,今天推出了新的东西,叫肥肠粉,大伙都是去吃肥肠粉的。”
“肥肠?那玩意能吃吗?”赵老弟嫌恶地蹙着眉,就是乡下人再缺油水的人家,也不爱吃那玩意,周家居然还拿出来卖?
刘大哥看着赵老弟的模样,嘴角噙着笑,挺了挺胸膛:“咋不能吃?那些人做出来不好吃,那是手艺不够,人家周家做出来的肥肠,比肉还好吃。”
“我就是尝了一块肥肠,才在那边等了许久,就盼着能吃一碗肥肠粉,可惜今天人太多了,明天我早点去,肯定能吃上。”
赵老弟一边吃一边听身边的人说话,越听越觉得是吹牛,肥肠还能比肉好吃?
那不是吹牛是啥?
可他也了解刘大哥这人,刘大哥是个实诚人,并不是个说大话的,他都能把周家做的劳什子肥肠说得这么夸张,那味道肯定差不了。
赵老弟被刘大哥的话,勾起了好奇心,想着明天他也要去尝尝肥肠粉,看看是不是刘大哥说得那样好吃。
金达听见酸辣粉摊子的消息,心头莫名有些心虚,其实他也是个爱吃酸辣粉的,不过他在摊子上走不掉,通常是叫旁人给他带上一碗过来。
之所以会卖酸辣面,是受了酸辣粉的启发,里头的配菜也是跟着酸辣粉里头学的,就是他做不出那么好吃的辣椒油,他做的辣椒油他自己都觉得不那么好吃。
听说新出了肥肠粉,金达咂吧咂吧嘴,不说客人想尝尝看,他自己也想去吃上一碗,品品味道。
接下来几天,金达摊子上的生意依旧冷冷清清的,他倒不是很着急,一闲下来就坐着发愣,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倒是金达媳妇郑氏,整天愁眉苦脸的,急得嘴上一连起了好几个泡。
这天晚上,金达泡了脚坐在床边,正打算跟媳妇唠唠他这些日子悟出来的东西,却不想家里来了个意想不到的人。
“你来干什么?”金达沉着脸看着眼前人。
不安好心
“你那是什么语气,再怎么说我也是你媳妇的兄长,你这样跟我说话,可见是没把我家妹子放在眼里。”来人一点也不在意金达的冷眼,反而气势汹汹地教训起金达来。
金达冷笑一声,这时候记得琴娘是他妹子了?
以前趴在琴娘身上吸血的时候怎么不记得,这人说的鬼话他一个字也不信:“赶紧走,我家不欢迎你,琴娘现在有我,以后有儿子,不用你管。”
来人眼神不屑地看着金达,神情傲然:“靠你?我怕你把我妹子和侄儿饿死,你那摊子上这些日子还有几个客人?再这样下去你的摊子估计也开不下去了,今天我过来就是帮你出主意的。”
“不劳你费心,就是去讨饭,我们也不会去你家门口。”来人说是帮他出主意来的,金达一点也不动心。
他只知道眼前这人无利不起早,和他搅和在一起,吃亏的一定是自家。
金达不动心,他媳妇却坐不住了,悄悄去厨房倒了水端进来,放在来人面前,讨好一笑:“大哥,喝点水,你别和我当家的一般见识,他这些日子就是愁摊子上的生意,所以心情不太好。”
媳妇拆了自己的台,金达脸上的神情更加难看,但他不想在外人面前和媳妇吵架,只是暗瞪了她一眼,想要继续开口赶人。
郑氏一看丈夫的样子就急了,家里这些日子生意不好,她急得上火,又没什么法子。
如今大哥说给他们出主意,她如何能不心动,大哥自己家的生意做得那么好,他出的主意肯定行,再怎么她和大哥也是一家人,大哥总不会害她。
担心丈夫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郑氏顾不得有外人在,拉了拉丈夫放在桌子下的手,眼带祈求的望着他。
媳妇眼里的祈求,让金达一下子泄了气。
和金达争执的人是糕点铺子的郑掌柜,郑掌柜与金达媳妇郑琴是堂兄妹,郑掌柜名传家,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郑家人有多看中他。
郑家人丁凋零,大房二房两家人就得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郑传家,郑传家是大房的独子,郑琴娘是二房的独女。
两家人在郑家的待遇是一个天一个地,大房有儿子腰板硬,有老人护着什么都不用做,二房两个大人连带着一个小的整天累死累活,连顿饱饭都混不上。
二房也不没闹过,只要二房一闹,大房的人就撺掇着老人要告二房的人不孝,二房的人被这顶大帽子压着,苦了一辈子。
郑家两老临死的时候分了家,家中的铺子田地悉数留给了大房,留给二房的只有几间破屋子,因为分家这事,大房二房算是彻底结了仇,再没来往过。